来源:新华社
“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在货币政策方面再次用了“抑制资产泡沫”的表述,引起了市场关注。
楼市躁动引发房贷激增,货币信贷须防控风险
政策因问题而生,新问题引发政策新考量。
“今年以来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带动房贷激增,而实体经济贷款疲弱。任其发展不仅会加大金融风险,而且不利于实体经济健康。这必然会引发货币政策的新考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主任王军分析。
统计显示,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6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部分热点城市涨幅达到三四成;前三季度全国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63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特别是7月份房贷成为新增贷款主体,而企业贷款出现多年少见的负增长。
“如此短时间内,在收入水平没有明显跃升的情况下,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确实蕴含着泡沫。部分资金借房贷等流入房地产领域,成了房价上涨助推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直言,资金脱实向虚不仅增加了风险,而且产生了不好的导向。
“现在必须出手抑制资产泡沫,否则以后没有人愿意投资实业了。”卖了自己房子创业的湖北香润生态农业公司董事长吴斌,眼见着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老同事炒房实现财务自由,而自己辛苦三年的企业因遭受洪灾资金吃紧,感到焦虑。“国家要采取措施,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其实7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已经提出了“抑制资产泡沫”。不过,那次是在降成本的表述中出现的,而这次出现在货币政策的表述中。
“在前期较为宽裕的货币信贷环境中,资产价格上涨过快,已对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威胁。今后货币信贷环境要有利于抑制资产泡沫、防范风险。”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表示。
货币政策并未转向,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但要把握好度
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大转向。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总量一再加码不仅效用不大,而且不利于抑制资产泡沫。
“这次政治局会议讲得很清楚,货币政策依然是稳健的,而且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就意味着货币政策要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支持要适度,否则过犹不及。”兴业银行[0.18% 资金 研报]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
在抑制资产泡沫的同时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货币政策会根据经济形势的不同,不断作出新的平衡。
央行行长周小川10月上旬在国际场合明确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逐步正常化,中国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
数据显示,9月末全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是同期GDP的2.86倍,M2增速超过同期GDP增速和CPI涨幅之和2.8个百分点。
“从总量上讲,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已经不低,关键是要把资金导向经济转型升级急需的领域中去。”王军说。
市场人士已观察到,从2014年11月至今年2月底,央行频频使出降息降准“重器”,而最近半年多来再无动静。
“今后货币政策将更加稳健、中性,进一步放宽流动性(如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大大下降。”董希淼预计。
尽管如此,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会松劲。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并不牢固,货币政策不能忽松忽紧,要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巩固好势头。
未来政策将总体稳定具体灵活,相关配套改革亟待跟进
总量的稳定,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而结构问题,需要结构性政策的灵活应对。
“现在需要的不是总量上增发更多的货币,而是调整货币投向的结构,流向实体经济和‘双创’企业。”吴斌说。
曾刚指出,未来货币信贷在总量稳定的基础上,会对结构进行调整。比如有必要对新增个人房贷适度调控,再如对容易流入资本市场的银行表外理财逐步加强监管等。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最近半年多来在保持利率、准备金率按兵不动的同时,把公开市场操作频率由每周两次改为每个工作日一次。各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频繁使用让人眼花缭乱,资金期限、利率随行就市。
“公开市场操作正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最重要工具。可以预见,随着各种工具的不断创新、组合与频繁使用,央行在调节市场短期流动性、缓解关键时点流动性紧张以及应对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方面的能力将越来越强。”董希淼表示。
但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宏观调控不能替代改革。
“纵观各国货币政策,主要还是着眼于实体经济。抑制资产泡沫只是这一阶段我们货币政策要注重考量的,而且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深化改革。”曾刚坦言。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专家建议进一步发展直接融资,加快发展民营银行以及普惠金融;改变部分国企的预算“软约束”,出清僵尸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抑制资产泡沫、解决资金脱实向虚,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顺利转型升级。货币政策执行中要注重这方面,但最终还是要靠深化改革。”董希淼说。
原文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10/31/c_1119822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