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十七大 数字见证发展综合篇
新台阶 新面貌 新东莞
2002年以来,东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积极倡导“五破五增”,加强创新创业,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农村五整治”,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经济呈现“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协调好”的格局。过去的五年,东莞工业化进程加快,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城市出现新面貌,外来工成为新莞人,新东莞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实力、活力与魅力,富强和谐的新东莞初显雏形。
一、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又稳
2002年东莞市生产总值(GDP)突破1千亿元大关,达到1186.94亿元,2005年突破2千亿元,达到2181.62亿元,2006年达到2626.51亿元,2002-2006年平均增长20.1%,增长速度居全省前列。东莞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四位,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经济增长在较高平台上保持快速运行。预计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亿元,增长18%左右。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国民经济由“二、三、一”产业带动的格局进一步强化。2001年三大产业比例为2.6:54.5:42.9,到2006年调整为0.5:58.1:41.4。2006年全市工商注册登记户数40.34万户,比2001年增加23.97万户,年均增长19.8%。用电量445.52亿千瓦时,比2001年增长126.6%,年均增长17.8%。
政府财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06.41亿元,2005年突破300亿元,达到331.91亿元,2006年突破400亿元,达到406.54亿元,约占全省的8%,年均增长26.4%。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001年为12.7%,2006年提高到15.5%。2006年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28.94亿元,比2001年增长186.4%,年均增长23.4%。2006年全市工商税收总额359.37亿元,比2001年增长121.7%,年均增长26.3%。其中国税220.87亿元,地税138.50亿元。这说明东莞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市场物价升幅在合理区间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由2001年的-3.4%上升到2006年的1.2%。经济运行出现“高增长、低通胀”的特征。
能源消耗增长有所控制,2006年万元GDP电耗为1814.8千瓦时,比2002年下降17.3%,2006年万元GDP能耗为0.77吨标准煤,比2005年下降4.86%。2007年上半年万元GDP电耗为1653.1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下降5.74%。
二、产业发展凸显新优势
1.工业实力提升快。2006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529.70亿元,年均增长25.3%。2006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457.6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5.5%,比2001年提高3.4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7%。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39.70亿元,比2001年增长240.4%。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产值2772.16亿元,比2001年增长261.6%,所占比重为57.3%;轻工业产值2067.54亿元,比2001年增长215.5%,占42.7%。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21.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8%,比2001年提高33.7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60.08亿元,比2001年增长269.2%;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22.6,比2001年提高13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优势明显。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东莞工业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龙头的比较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行业覆盖面广,分布在31个大行业中,占全部工业行业大类的82.5%。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行业已成为龙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快速增长的新增长点。2006年规模以上八大支柱产业总产值3207.06亿元,比2001年增长228.8%。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1420.99亿元,比2001年增长196.4%。2006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2175.42亿元,比2001年增长261.8%。
2.消费品市场更加繁荣活跃。各类型商业竞相发展,网点布局日趋合理,市场流通领域进一步向商业中心区、向新型流通业态、向流通骨干企业等三个方面集中趋势。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54亿元,比2001年增长112%,年均增长16.2%。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形成了以住宅、汽车、餐饮为主的消费热点。根据抽样调查,2006年城市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4辆,比2001年增加24辆;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5.17平方米,比2001年增加1.68平方米。2006年商品房屋实际销售面积382.04万平方米,比2001年增长400%;商品房屋实际销售金额161.24亿元,比2001年增长658.8%。
3.对外经济充满活力。2006年全市进出口总额842.21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44.4%,年均增长19.6%。出口规模逐年扩大,2001年全市出口总额189.89亿美元,2006年达到473.76亿美元,年均增长20.1%。出口商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比重从2001年的60.8%提高到2006年的70.2%。全市机电产品出口332.3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87.8%。2006年美国市场出口152.40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41.2%;欧盟市场出口82.07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96.4%。按旧口径统计,2006年合同外资金额55.2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63.5%;2001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8.16亿美元,2006年达到43.38亿美元,年均增长19.0%。2002-2006年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01.57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以来的44.7%;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8.34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以来的63.9%。
在外资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内源型经济不断得到巩固和日益强大,2006年工商税收中内外源经济之比为1.49,2007年8月变为2.10。
4.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大力实施“民营牌”战略,从放宽投资领域、培育“两自”企业等方面,扶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民营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6年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户数37.45万户,五年新增24.49万户。民营投资日趋活跃,2006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34.2%。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24.68亿元,占全市GDP的31.4%,比2002年提高11.2个百分点。2006年私营个体经济缴纳税收69.07亿元,比2001年增长3.2倍。引导民营企业走“品牌强企”和“科技强企”之路,民营经济逐步向科技化、外向化、集团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省着名商标74个、中国名牌产品7个、省名牌产品69个,绝大部分属民营企业所有。
5.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全面提升。2006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3891公里,比2001年增加1321公里,公路密度为157.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155公里,比2001年增加56公里,密度6.29公里/百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18.88万辆,比2001年增加44.33万辆。新建市汽车客运总站和城区6个枢纽客运站。全市25个路桥收费站撤并调整为17个,公路运输更加畅通。全市有客运站场44个,形成了较为密集的交通路线网。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2006年公交运营车辆1100辆,比2001年增加524辆。2006年全市货物周转量33.68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121.38亿人公里。
6.通讯事业超前发展。2006年全市邮电业务收入146.69亿元。2006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1216.34万户,比2001年增加920.58万户;程控电话用户461.31万户,比2001年增加362.35万户;互联网用户58.03万户,比2001年增加29.59万户。
7.旅游酒店业呈现新特色。2004年东莞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桂冠,“魅力东莞”旅游品牌已经打响。三星级以上酒店(含三星级)从2001年的48家发展到2006年的71家,其中五星级16家,四星级25家,三星级30家。五年间,新增五星级酒店10家,四星级酒店16家,成为珠三角酒店业的亮点,呈现了东莞的特色。2006年接待游客人数1363.10万人次,比2001年增长3.17倍;旅游外汇收入3.32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3.05倍。
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镇村整体经济实力增强。2006年全市32个镇街工商税收总额265.7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28个镇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之列。村组集体经济实力增强。2006年底,全市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额998.3亿元,比2001年增长78.8%;净资产752.7亿元,比2001年增长79.4%;可支配经常性收入(不含土地及物业转让收入)超千万的村有350个,比2001年增加119个,超5千万的村有59个,比2001年增加31个。
欠发达镇村发展后劲增强。2006年11个欠发达镇工商税收总额44.34亿元,比上年增长40.0%,比全市增幅高出15.5个百分点。全市81个欠发达村村本级可支配经常性收入(不含土地及物业转让收入)2.89亿元,比2001年增长74.4%;净资产21.7亿元,比2001年增长16倍;56个村成功脱贫。
深化农村体制改革。2004年在全省率先免征农业税,实现农民税费零负担。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做好股权配置、章程执行、“三会”机构产生等检查验收工作。全市建立了559个股份经济联合社和2499个股份经济合作社,119.9万名村民成为股民。
三、城市发展展现新面貌
1.城市建设大手笔。在城市建设和各类投资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1年,东莞市委提出了“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的目标和“建城、修路、整山、治水”的八字方针,东莞城市建设驶上了快车道。2006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05.45亿元,五年平均增长41.2%,五年累计投资2248亿元,相当于改革开放30年的71.7%。“五年见新城”目标如期实现。以行政文化中心区为标志的城市新区基本建成,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同沙生态区建设全面加快,依山傍水的大城区格局初步形成,各镇街规划建设全面推进,城市的聚集力、辐射力和承载力大幅增强。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常虎、龙大、龙林高速和东部快速、东江大道、环城路一期、松山湖大道、港口大道等一批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市内的国道省道和主干道的改造基本完成。一批水、电、气等重点工程顺利建成。现代化的城市功能日益增强。
2.环境治理大投入。建成污水处理工程18项,总处理规模307.9万吨/日。2005年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13.2%,市区达到72%;东莞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从2003年的84.5%提高到2006年的92.6%。开征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费,动工兴建16座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成垃圾焚烧处理工程3项,总处理规模2800吨/日。全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为44.5%,市区达到100%。整治重点污染企业,全市取缔各类违法排污企业47家,关闭砖厂206家、水泥厂43家、燃油电厂2家。市区222.5平方公里实现烟尘控制区全覆盖。全市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2003年和2004年政府环保目标责任考核连续被省评为优秀。农村环境“五整治”初显成效。环境卫生和农贸市场整治已基本完成。2006年投入5.74亿元整治镇村两级卫生环境,处理81个无证农贸市场,农贸市场达标率为85%。
2005年,全市共清理窝棚1.71万间,占地面积308万平方米;清理菜地、果园、山林、鱼塘等农用临时棚屋2.07万间,占地面积190.6万平方米;清理各类养殖场1.58万个,占地面积685.6万平方米;清理垃圾场598个,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清理废品收购站1574个,占地面积89.23万平方米。还耕面积935.79万平方米,还林面积501.22万平方米,绿化美化面积937.46万平方米。
近几年,市财政对造林绿化资金的年度投入平均达到2亿元以上。关闭采石场189家,复绿采石场65家共99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五大森林公园的建设和改造。至2006年底,全市林地绿化率达98.5%,森林覆盖率为33.4%,比2001年提高2.2个百分点。
3.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大力实施“工业进园、企业进区”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四集四新”的园区经济发展思路。规划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虎门港和东部工业园的开发建设,以及20个镇级特色园区。松山湖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等30家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投入运作。至2006年底,松山湖和虎门港分别累计引资210亿元和159亿元,东部工业园成为省级工业园区。
4.港口建设有新突破。审查批准建设或上报审查的港口码头项目16个,其中5千吨或以上泊位13个。已建成或在建项目5个,完成投资8000万元,新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250万吨。虎门港于2003年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进出口货物2272万吨,累计引进投资项目24个,合同投资108亿元。目前报建核准的10个5万吨级深水泊位,其中8个已动工。
四、社会发展展现和谐新格局
1.自主创新,成果丰硕。至2006年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11家。200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9879件、授权量4872件,均名列全省第四位,分别比2001年增加6965件和3119件。人才总量达94.6万人,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5个。全市有8个专业镇已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有186家外商投资企业在莞设立研发机构。近年东莞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技兴市先进城市”。
2.教育强市,桃李芬芳。2006年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其中市属4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24所,普通中学154所,小学402所,幼儿园532所。全市各类学校在校学生78.61万人,比2001年增加34.12万人。全市各类学校专任教师3.29万人,比2001年增加1.74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4%;小学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初中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高中教育普及率达100%。2006年全市高考入围人数11359人。引进广东医学院,设立博士后工作站1个。2006年统发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免除本地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6年东莞获得了“广东省教育强市”称号,全市有省教育强镇27个。2007年秋季起本地户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全免。
3.文化新城,百花争艳。2006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2.73亿元,建筑面积535万平方米。全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站33个,公共图书馆1222个,博物馆21个,文化广场481个,艺术表演场所35个,电影放映单位51个。玉兰大剧院、图书馆、科技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投入使用。打造了“文化周末”、“都市彩虹”、“绚丽大舞台”等着名文化品牌。坚持举办“东莞学习论坛”、“东莞读书节”等活动。
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全市有公共广播节目50套,公共电视节目37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推进,全市覆盖率达到100%。新闻出版事业不断发展。2006年共出版报纸1323.23万份,各类杂志147.22万册,图书16.04万册,《东莞日报》发行量3075万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创作和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电影放映2.13万场次,观众553.6万人次。
4.体育运动,成就喜人。至2006年底,全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面积690万平方米,有主要的大型体育场馆16处,主要的文化体育广场75个,网球场50多个,游泳池(馆)100多个,篮球场近一万个。实现了体育健身路径全市32个镇街全覆盖。五年来莞籍运动员获得国际重要赛事金牌20枚、全国赛事金牌129枚。2004年,东莞荣获“全国篮球城市”称号,宏远男子篮球队连续三次夺得CBA总冠军。2006年东莞承办省第七届大学生运动会,并荣获十一届省运会团体总分第四名。
5.卫生保健,不断完善。2006年全市有卫生医疗机构1210个,其中医院56家。另有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74家。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2.29万人,比2001年增加1.48万人。全市拥有病床床位13293张,比2001年增加5819张。实现每个镇街均有1个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每个村(社区)均有一个以上的卫生站。2006年全市有国家卫生镇11个,省卫生镇10个,市卫生镇7个。
6.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要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体系。东莞市积极完善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等保险制度,推行农(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320元和300元。2005年3月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450元提高至574元,2006年9月又提高至690元。2006全市各项社保参保人数(含农保)突破1000万人次,社保基金征缴65.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农保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改革,全市47.3万人选择一次性并轨。完善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473.5万元,共保障9566户家庭。
7.社会维稳工作取得明显进步。2006年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铁腕整治社会治安,重点整治非粤S摩托车和出租屋管理,清理黑网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设立社会治安奖励基金,鼓励见义勇为,完善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社会治安有了明显好转。2006年刑事发案数比上年下降18.1%,破案率上升5.4个百分点。2006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6676宗,比上年下降6.8%;接待信访1.51万批次,下降10.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5%,上升0.1%;安置失业人员就业5277人。2007年重点整治非法行医和食品安全,从
五、民生发展更多实惠
1.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38元, 2006年达到25320元,年均增长8.4%。从职工收入看,2001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183元, 2006年突破3万元,达到31135元,年均增长14.0%。
2.农民收入稳步提升。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66元, 2006年突破1万元,达到10661元,年均增长7.7%。2006年东莞城市居民与农民收入比为2.38,同期全省收入比为3.15,全国收入比为3.29,可见,东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全省全国水平。
3.生活质量稳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性支出大幅增长,消费档次继续提升。2001年人均消费性支出14669元,2006年达到18995元,年均增长5.3%。2006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3%,农民恩格尔系数为36%。
4.家庭财产愈加富有。2001年末,东莞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99.18亿元, 2006年末达到2013.40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42.84亿元。住房、交通、通讯、教育、旅游等方面的开支更是大幅度增加,成为东莞城乡百姓新的消费热点。从收入、财产、存款等方面看,近五年东莞市居民家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也是历史上最为富有的时期。
东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城市品位显着提升,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和文化新城的形象深入人心。五年来,东莞先后荣获“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篮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投资(硬)环境50优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典范品牌城市”、“中国制造业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等称号。
在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居安思危,供地、供电、供水、用工不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任务艰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较严重,土地消耗总量较大,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工业在较高的平台上要保持较快的增速面临挑战,对比珠三角其他城市,东莞工业的增速相对放慢。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相对于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较为逊色。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和附加值的低位。流动资金趋紧,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房价上涨过快等值得关注。
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维护社会发展和谐稳定,东莞必须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新东莞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喜庆十七大 数字见证发展系列之一
迈步走向新型工业化
2002年以来,东莞工业不断调整机构、利用外向带动、致力科技创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制造业名城”的新姿态。2006年,东莞市工业总产值5529.7亿元,比2001年的2.1倍,年均增长25.3%。
一、规模以上工业发展迅猛
1.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东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发展“两自”企业、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扶持发展工业商贸龙头企业等产业政策,有计划地推进产业转移工程,腾出资源空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推动工业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4580家,比2001年增长1.7倍,年均增加58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4839.7亿元,比2001年的2.4倍,年均增长27.8%。其中,轻工业总产值2067.54亿元,比2001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25.8%;重工业总产值2772.16亿元,比2001年2.6倍,年均增长29.3%。工业趋向重型化,轻重工业比例由2001年的46.1:53.9调整为42.7:57.3。
2.外向带动作用明显,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外资型经济一直对东莞工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其良好的发展势头,保证了东莞工业的健康发展。2006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含港澳台企业)有3355家,完成总产值3782.95亿元,比2001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26.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2%。多年来,外资型经济的发展为东莞带来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市场信息渠道,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大批产业熟练工人。东莞的民营企业是从为外资企业配套加工起步的,所以外资企业的发展也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技术和人才,再加上工业准入门槛的逐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增多,民营企业发展加速。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总产值629.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比2001年提高10个百分点。
3.大中型企业支撑作用明显。2006年全市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有95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20.8%,比重比2001年提高18个百分点;实现总产值3521.9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2.8%,比重比2001年提高33.7个百分点,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4.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东莞市八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3207.06亿元,比2001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26.9%。其中,构成东莞两大优势支柱产业的三个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分别实现总产值1420.99亿元、558.61亿元和195.82亿元,分别年均增长24.3%、40.4%和58.6%。构成东莞五大特色支柱产业的七个行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玩具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分别实现总产值208.74亿元、145.56亿元、239.39亿元、145.76亿元、72.9亿元、40.63亿元和67.04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2.7%、20.3%、30%、55.5%、12.7%、17.3%和28.4%。作为东莞新兴支柱产业:化工制品制造业,完成总产值111.63亿元,年均增长20.9%。以上11个行业中,有8个的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其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的增速甚至达到了50%以上。
二、工业经济效益明显进步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22.6,比2001年提高13个点。工业效益主要指标均实现高增长,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795.41亿元,比2001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5%;利税总额376.63亿元,比2001年增长3.8倍,年均增长36.7%;利润总额160.08亿元,比2001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29.9%。八大支柱产业的利润增长相对突出(见下表)。
八大支柱产业利润增长情况
行业名称 | 2006年利润总额 (万元) | 2001年利润总额 (万元) | 年均增长 (%) |
电子信息制造业 | 355505 | 69150 | 38.7 |
电气机械制造业 | 171656 | 13095 | 67.3 |
纺织服装制造业 | 40599 | 21202 | 13.9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55403 | 22779 | 46.8 |
家具制造业 | 20706 | -2029 | —— |
玩具制造业 | -4598 | 9517 | —— |
食品饮料制造业 | 101729 | 30950 | 26.9 |
化工制品制造业 | 77239 | 17080 | 35.2 |
合计 | 918241 | 181743 | 38.3 |
八大支柱产业共实现利润91.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7.4%,比重比2001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工制品制造业的年均增速均达到30%以上。
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有1217家,亏损面为26.6%,比2001年收窄6.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40.06亿元,比2001年增长2倍,年均增长24.6%,增速比利润总额低5.3个百分点,企业亏损情况明显收敛。
五年间,东莞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同时通过做“精”做“深”优势支柱产业、做“强”做“名”特色支柱产业、做“大”做“全”新兴支柱产业,不断增强支柱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使东莞工业生产及经济效益均实现快速增长。
喜庆十七大 数字见证发展系列之二
各项基础建设全面发展
2002年以来,东莞根据市委提出的“一年一大步,五年见新城”的目标和“建城、修路、整山、治水”的八字方针,实现了城市建设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特别是加大公路桥梁、港口码头和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全市的投资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4.62亿元。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投资18.43亿元,城市建设投资42.58亿元。东莞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交通运输网络更趋完善,营运能力增强。至2006年底,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含乡村道路)
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2006年全市公交线路85条,比2001年增加39条;公交运营车辆1100辆,比2001年增加524辆。全市形成1小时工作生活圈,公交营运能力大大提升。
港口码头建设喜人,港口生产发展迅猛。2006年全市港口码头泊位19个,万吨级码头泊位9个,码头总长度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2006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46.69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51.69亿元,移动业务收入88.08亿元,邮政业务收入6.91亿元。全市本地程控电话交换机全市拥有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含接入网设备)309.37万门,比2001年增加154.08万门,拥有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133万门,比2001年增加791.3万门。实有程控电话用户(含小灵通)461.3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含充值卡)1216.34万户,分别比2001年增加362.35万户和920.58万户。全市数字数据网(DDN)用户1884端口,互联网用户58.03万户,比2001年增加29.59万户。
市政建设发展加快。2006年全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600万立方米,比2001年增加308万立方米,增长1.05倍。2006年全市供电量464.45亿千瓦时,比2001年增加256.73亿千瓦时,增长1.23倍。全市液化石油气供应量16.85万吨,比2001年增加11.86万吨,增长2.38倍。
喜庆十七大 数字见证发展系列之三
市场繁荣活跃
2002年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向好的大环境下,东莞市商品流通体系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极大地激活了流通领域的建设,使商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商品供应充裕,购物环境极大改善,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形成了大流通、大市场、全方位、开放式的商品流通体系,城乡市场进入了持续、健康、繁荣活跃、稳定增长的时期。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大力培育新的市场流通形式、交易方式、营销理念等,使市场规模呈不断扩大之势。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54亿元,增速比2001年的275.71亿元,增长112.0%,年均增长16.2%,增速比全省高出2.9个百分点。从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的活动单位,其工商注册登记户数从2001年的7.31万户发展到2006年的25.76万户,五年增加18.45万户;2006年注册资金197.75亿元,比2001年的63.89亿元,增长209.5%。
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商品流通网络遍布全市城乡,专业化市场不断涌现。2006年全市城乡集贸市场809个,比2001年增长1.2倍。城乡集贸市场向规模化、集中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集贸市场建设与城市化建设配套进行,提高了功能,提升了形象。形成莞城传统商业区、虎门服装市场、厚街家具市场、东城和南城的商业步行街、莞樟路寮步路段的汽车交易市场等各具特色的上规模、上档次的市场。另外市场设施建设明显加快,现代化程度有所提高,全市809个城乡集贸市场中绝大部分是室内集市,一改过去那种脏、乱、差、散的混乱现象,居民购物环境得到显着改善。
二、各种零售业态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相对单一的传统百货店、副食店的销售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新型零售业态所取代,近年来东莞商业经营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多种零售业态共同发展。超级市场、便民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电视商场、邮购、电子商务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原有的百货店等业态,也摆脱了旧的模式,焕发了新生机;信用消费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刷卡消费额呈逐年扩大之势。在各种经营方式中,连锁超市以其低廉的价格、丰富的商品品种、便利的销售方式,深受广大居民欢迎而迅速发展起来。国际零售企业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纷纷在东莞开设新网点,同时东莞本地商业企业如天和百货、时尚电器、中域电讯等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趋于成熟,零售商业得到较充分的发展。
三、消费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居民消费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
随着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06年东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5320元,比2001年增加8382元,年均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661元,比2001年增加3295元,年均增长7.7%;2006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3%,达到富足水平。居民在满足“吃”的同时,用于发展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增加,标志着东莞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影碟机、家用电脑、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已成为居民家庭生活的普通用品;汽车等高档消费品也渐次进入居民家庭,居民消费由“万元级”消费向“十万元级”消费提升。2006年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与2001年相比较,家用电脑增加14台,空调器增加96台,移动电话增加112台;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44辆汽车。
另外,在“住”方面,居民住房需求也不断升级,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2006年,实际销售商品房屋面积为382.
四、商品供应充裕齐全,市场导向功能增强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供给能力的快速扩张,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主要工业消费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提供了丰富的货源。为满足居民生活多样性的要求,国外生活消费品如日用品、家电、服装、酒类、水果等进口也较多。200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5552.45亿元,比2001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23.9%;进口总额368.45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9.2%。近年来东莞市场上吃、穿、用、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供应充裕,价格平稳,消费者选择空间加大,市场到处呈现出一片繁荣活跃景象,一改过去那种市场与生产企业相脱节的状况。现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初步形成,市场调节和按需生产已成为农业和工业产品的经营方向,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主导地位,高质量、高档次、高营养、新口味、新用途、高技术的商品层出不穷。
五、会展经济蓬勃发展
商品展销会作为一种商品经营方式,近几年在东莞得到迅猛发展。东莞会展业依托于以电子信息业为主导的制造业,打造了规模居全球第四大的“东莞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以及“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家具展”、“毛织展”、“玩具展”等一系列规模大、影响广的展览,这些商品展销会为生产厂家和批发零售商搭建了一个商品交易的平台,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对启动内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东莞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2002-2006年,全市共举办展会301个。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可供展览面积
六、物流产业迅速崛起
商贸业的繁荣兴旺,特别是连锁经营的迅速扩张,带动了现代物流业不断发展,使东莞的物流产业迅速崛起。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的物流企业,配送中心不断涌现,大大小小物流信息网站相继开通,使物流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全社会货运量5481万吨;货物周转量33.68亿吨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1951万吨,比2001年增长1.2倍;互联网用户58.03万户,比2001年增长1倍。
喜庆十七大 数字见证发展系列之四
“外向带动”成效斐然
2002年以来,东莞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把握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东莞对外贸易、利用外资迅猛发展。
一、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1.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出口市场不断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也不断扩大。2006年东莞外贸进出口总额842.21亿美元,比2001年的344.55亿美元增长1.4倍,年均增长19.6%。多年来东莞外贸出口总额在全省仅次于深圳,在高基数的情况下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6年外贸出口总额473.76亿美元,年均增长20.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5.7%,占全国的0.5%。进口总额也逐年扩大,由2001年的154.65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368.45亿美元,年均增长19.0%。
2.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多年来,经过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出口商品逐步从粗加工的初级产品向深加工、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转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比重逐年提高,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332.36亿美元,占全市比重由2001年的60.8%上升到70.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2.39亿美元,占全市比重由2002年的28.9%上升到34.3%。传统商品如服装、玩具、鞋类、塑胶制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玩具类所占比重由2001年的6.1%下降到2006年的2.6%。出口商品的加工深度、成品质量和技术档次不断提高,出口商品结构逐步改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逐步提高。
3.经营主体形成新格局,贸易方式多元化
外资企业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逐年增强。三资企业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不断上升,由2001年47.8%提高到2006年的61.0%,国有企业出口比重由2001年的51.2%下降到2006年的24.9%。民营企业占全市出口总额比重由2002年的0.2%上升到2006年的13.5%。民营企业在东莞进出口贸易中虽然所占比重很低,但却是各类企业中发展最快的。2006年民营企业出口64.06亿美元,是2002年的130倍。
4.加强贸易往来,不断拓宽出口市场
东莞努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市场。出口市场由过去以香港为主的东南亚市场逐步过渡到多元化市场,出口商品远销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东莞对美国、香港、欧盟、日本、荷兰、德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前八位的是美国152.40亿美元,占39.5%,比2001年提高6.2个百分点;香港132.25亿美元,占34.3%,比2001年提高5.1个百分点;欧盟82.07亿美元,占21.3%,比2001年提高6.7个百分点;日本33.26亿美元,占8.7%,比2001年提高1.3个百分点;德国15.59亿美元,占4.0%,比2001年提高0.3个百分点;英国15.02亿美元,占3.9%,比2001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二、利用外资成果丰硕
近年来,东莞坚持“招商选资”的原则,把科学招商、理性选资落实到利用外资的全过程。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新格局,取得了丰硕成果,极大地促进了东莞经济建设的发展。
1.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逐年增长。2006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3.38亿美元,比2001年的18.16亿美元增长138.9%。2006年新签项目宗数786宗,增资项目宗数2745宗,合同外资金额55.28亿美元,比2001年的20.98亿美元增长163.5%。
2.外资领域不断拓宽,结构逐步优化
东莞利用外资领域不断拓宽,外资投向由初期的以一般加工制造业为主逐步扩展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外资已进入到农业、工业、交通、贸易、餐饮、房地产、服务业、教育、卫生等国民经济各行业。2006年农、林、牧、渔业实际投资523万美元,制造业27.28亿美元,占实际投资总额的97.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05万美元,建筑业395万美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08万美元,房地产业3033万美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43万美元。利用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促进了国内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了东莞产业结构的调整。市政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社会服务、大型零售商场、连锁商店等行业迅速崛起。
3.外资质量不断提高,投资方式多元化
针对加工贸易占全市贸易主导地位的实际,东莞在致力于量扩张的同时,也着重引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密集型转移,不少设备和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前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目前,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已有13家在东莞投资办厂,如杜邦、雀巢、赫司特、汤姆逊、菲利浦、太古集团、诺基亚、京瓷、索尼、住友等国际大公司都在这里投资办厂或进行技术合作。2006年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毛里求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实际投资额分别为74960万美元、8401万美元、6756万美元、4050万美元、5021万美元、4549万美元、50113万美元。
喜庆十七大 数字见证发展系列之五
教育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2002年以来,东莞经济迅猛发展,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教育科技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一、 教育事业发展硕果累累
东莞市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在逐步优化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办学水平和综合效益有较大提高,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2006年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其中市属4所,比2001年增加3所。本专科在校生22005人,比2001年增加18203人,年均增长42.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8.6%,比2001年提高32.4个百分点。成人教育逐步普及。2006年全市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的职工人数达8.5万人次;农民参加各类学习培训达6.7万人次。2006年全市有22051人报名参加成人高考,报考规模居全省第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但为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高级专业人才,而且为东莞争创新优势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在加强普通高中教育的同时,高中阶段的各类教育合理分流、结构多样。至2006年底,全市有高中阶段学校63所,其中普通高中(含完中)39所,中等职业学校24所(含职业高中19所,中专学校4所,技工学校1所)。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8%,比2001年提高4.3%。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的比例约为6:4。每万户籍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均位居全省前列。
基础教育成就显着,“普九”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有小学402所,在校学生49.68万人,比2001年增加20.14万人,年均增长11.0%;2006年全市有普通中学154所,是2001年的2.05倍,年均增长15.5%;在校学生21.46万人,比2001年增加9.25万人,年均增长11.9%。中小学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06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4.8%,比2001年上升4.3个百分点。
(二)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师资建设得到加强
东莞经济的迅速腾飞为发展教育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初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筹集为辅的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体制。2006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总额59.25亿元,比2001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29.8%。东莞对中小学校舍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在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配置的同时,努力普及电化教学,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各级学校的教学环境大大改善。由三级办学逐步转入二级办学。
教师待遇普遍改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建立了稳定、公平、合理、有效的统发镇(街)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机制,从根本上保障了镇(街)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使一些镇(街)教职工工资的发放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千百十工程”初见成效,2006年全市普通高校教师1357人,其中取得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占36.4%。培养基础教育人才的“百千万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2006年全市普通中小学共有专任教师29670人,其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38.9%,具有高级职称的占16%。
(三)管理体制深入改革,教育结构不断优化
多渠道多形式发展成人教育,形成以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龙头,采取业余、函授相结合的多种办学形式。目前,全市已有31个镇(街)的成人文化科学技术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成人本科、大专班,在学人数达13000多人。同时,东莞还利用各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各民办成人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培训,举办各类岗位培训班,对富余劳动力和在职在岗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进一步掌握技能,适应岗位需要。
大力推动教育内涵发展,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现代公民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形成文明、进取、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
依法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较好解决新莞人子女的入托、入学问题。近年来东莞民办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至2006年,东莞经批准开办的民办中小学有194所,其中,办学层次为小学的有112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1所,完全中学2所,高级中学2所,多层次学校8所。2006年在东莞就读的非户籍中小学生共有39.16万人,其中在民办中小学就读的达27.61万人。
二、科技事业开创了新局面
省第九届党代会以来,东莞紧密围绕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科技大局,全市科技进步和创新事业取得明显进展。
(一)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1.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规模迅速壮大
2006年全市有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体,涌现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全市有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705家,比2001年增加325家,共生产1244个产品,是2001年的2.2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34.83亿元,比2001年增长3倍,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8%。产品实现增加值350.76亿元,比2001年增长5.9倍。产品销售收入1534.39亿元,比2001年增长3.1倍。出口销售收入147.6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4.75倍。实现利税总额78.63亿元,比2001年增长3倍。投入研究开发经费19.94亿元,比2001年增长4.8倍。
2.企业研发实力不断提高
2006年全市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研发队伍不断壮大,研发成果喜人,企业研发实力不断提高。从人才队伍看,全市有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有职工59.31万人,比2001年增加40.12 万人;有从事产品研究开发人员2.4万人,增加1.56人;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科技人员6.59万人,增加4.6万人。从企业拥有专利情况来看,2006年,全市有专利产品309个,比2001年增加204个,其中拥有发明专利产品65个,比2001年增加40个,拥有实用新型专利产品127个,增加88个,外观设计专利产品46个,增加31个,国外专利产品71个,增加45个。
(二)民营科技力量显着增强
东莞大力实施“民营牌”战略,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民营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2002-2006年,东莞民营科技活动机构数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至2006年底,全市有民营科技机构数1300个,比2001年增长2.7倍。新增的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部都是民营企业。民营科技活动人员数16059人,比2001年增长3.2倍。2006年实现总产值356亿元,比2001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48%。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313亿元,比2001年增长5.6倍。
(三)科技产出成果丰硕
1.技术合同含金量高。签订技术合同的金额及实现金额大幅增加。2006年全市共签订技术合同25项,技术合同金额13644万元,技术合同实现金额13402万元,虽然与2001年相比技术合同减少64项,但技术合同金额及技术合同实现金额均大幅增加,分别比2001年增长9.2倍和13.1倍。在签订的技术合同中,技术开发合同17项,比2001年增加16项,占合同总数的68%。
2.知识产权事业迅猛发展。2006年全市专利申请量9879件,比2001年增长239%,授权量4872件,比2001年增长1.8倍,两项指标都名列全省第四。专利质量明显提高,发明专利申请量553件,比2001年增长6.8倍。全年共处理专利纠纷案件20宗、会展知识产权纠纷3宗。新引进3家专利代理机构,全市专利代理机构达到13家,专利服务力量不断增强。新培育专利重点企业38家,专利试点企业14家,以企业为主题的专利制度运用和专利技术的实施稳步推进。
(四)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开展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构建科技创新平台。通过召开“东莞市科学技术大会”、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技术需求发布会等多种方式促进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建设科技东莞、走东莞特色自主创新之路。在加强国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大力拓展对外科技合作,进一步整合国外科技资源。在莞意、莞瑞、莞韩合作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逐步展开,帮助企业合作开发项目、转移技术成果。在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方面,东莞市重点开展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全市有8个专业镇已建设或正在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在企业技术创新平台方面,重点发展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6年全市共有有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14家、43家。
喜庆十七大 数字见证发展系列之六
卫生、体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2002年以来,东莞市各级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卫生、体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经多年的努力,东莞市卫生、体育文化事业成绩显着。
一、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1.卫生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2002-2006年这5年间,东莞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卫生发展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健全。卫生资源迅速增长,2006年东莞市设有医疗机构1433个,床位13293张,分别比2001年增加534个和5819张。民营医疗机构迅速增加。全市拥有民营医院19所,占全省民营医院总数的1/8,床位数占全省民营医院床位总数的1/4。卫生队伍不断壮大。2006年全市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904人,其中医生8629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03人 ,每千人拥有医生1.14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医生数分别比2001年增加14840人和5200人。村、镇级卫生队伍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已成为东莞级卫生医疗预防保健组织的主要力量。居民生活区内卫生保健机构健全,2006年全市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0个,全市农村卫生站、医务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达979所,合计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86%,基本满足企业职工和基层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现在居民步行20分钟内即可获得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2.医疗保健体系更趋完善。目前,各种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的防治取得明显的成效,东莞市已消灭了丝虫病,基本消灭麻风病、脊髓灰质炎,有效控制了霍乱、登革热、疟疾、伤寒、乙脑、麻疹、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儿童四种疫苗接种得到普及。医术水平不断提高,已成功地开展了断肢再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脏修补、肾移植等高难手术,为人民健康提供了医疗保证。
3.妇幼保健工作发展迅速。东莞市妇幼卫生工作起步早、力度大、发展快。东莞市不断加大市医疗保健机构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力度,建立了一支市、镇两级妇幼保健队伍,使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目前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15%,住院分娩率达90.5%,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84.51%,孕产妇死亡率为12.21/10万,婴儿死亡率为5.99‰,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6.96‰。
4.科教兴医成果显着。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加大医疗卫生科研工作力度,推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组织申报省、市科研立项课题229项,获批准143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课题27项,获2006年度市科技进步奖24项。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高素质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加强临床医学教育基地建设,目前,全市拥有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1所。
5.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着。农村改水改网工程得到较快普及,2006年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8.18%。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城乡卫生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05年5月东莞市已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至2006年,全市共有国家卫生镇11个,省卫生镇12个,市卫生镇6个,省级卫生村185个。
二、体育事业突飞猛进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下,体育竞技体现地区综合发展指标之一,东莞市委、市政府以发展群众体育为基础、大力抓竞技体育为主体,使有举重之乡、游泳之乡之称的东莞市的体育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东莞在篮球、射击、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都取得佳绩,尤其是宏远篮球俱乐部在2002至2006年这5年来取得3个赛季冠军、2 个赛季亚军。2002-2006年间,东莞向国家和省输送运动员110名。
东莞的竞技体育取得可喜的成绩。在这五年间,有3人次破(超)世界纪录,有4人次破(超)亚洲纪录,有4人次破(超)全国纪录,在国际比赛中获冠军70个。在全国赛中取得金牌166枚,在2002年第九届全运会上,东莞藉的运动员代表广东省分别参加了游泳、体操、皮划艇、赛艇、马术、射击、乒乓球、举生、篮球、羽毛球、水球等11个项目,荣获6枚金牌。
各镇街也相应加大了群众健身设施的投入,先后兴建了一批综合性的民健身广场或体育场馆,至2006年,东莞共有主要的大型体育场馆16处,主要的文化体育广场75个,网球场50多个,游泳池(馆)100多个,篮球场近一万个。
三、文化建设迈开新的步伐
2002年以来,东莞市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文化市场更加成熟,文化基础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1.机构与队伍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渐具雏形
至2006年底,东莞市有电影放映机构51个,艺术表演场所35个,公共图书馆1222个,藏书总量771.11万册,博物馆21个,博物馆藏品2.8万件,文化站33个,文化广场481个,从业人员中文化艺术人员201人。随着文化产业单位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一个项目齐全、覆盖全市、结构更趋合理的文化市场体系渐渐形成,东莞文化产业渐具雏形。
2.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文化设施日臻完善
2006年全市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总额27266万元,比2001年增长71.9% 。2002年以来一批文化设施工程相继完工,如东莞图书馆、玉兰大剧院、东莞展览馆、广东东江纵队等,不但大大提高了东莞的文化品位,而且提升了文化设施质量,完善了文化事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3.扩大交流加强管理,市场更开放
2006年东莞市推出了“绚丽大舞台—东莞市文化广场千场文艺演出”活动品牌,整合全市广场文艺演出资源进行巡回演出和交流演出,形成一镇(街)一台精品、镇镇交流演出的长效机制,全年共交流演出近600场;推出了“粤韵金声”粤剧曲艺周末欣赏晚会,整合全市“私伙局”资源,推进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划推出了“走进东莞文明”主题活动,整合全市博物馆资源,定于每年5月18日至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东莞市加大了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进行大规模“黑网吧”整治,效果显着。2006年,全市共查获“黑网吧”2633间,迫使停业和关闭“黑网吧”3440间,中断互联网接入服务“黑网吧”2903间,收缴电脑主机38271台、显示器35791台,维护了市场良好秩序。
喜庆十七大 数字见证发展系列之七
人口素质提高 结构改善
随着东莞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流动人口来莞务工经商。至2006年末,东莞市常住人口674.88万人,比2001年增加20.45万人,增长3.1%,年均增长0.6%,成为全省第三大人口大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口素质显着提高,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
一、人口发展走上有效控制之路
东莞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总负责;强化人口计划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认真执行“一票否决权”制度,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抓好基层基础建设,严格执行法规,有效遏制了人口的增长。2006年东莞市户籍人口168.31万人,比2001年增加14.42万人,增长9.4%,年均增长1.8%。从人口自然增长来看,东莞连续10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人口计划,人口出生率逐年稳步下降,从2001年的11.2‰下降到2006年的10.1‰,同时,自然增长率从7.0‰下降到5.9‰以下。这表明,东莞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地遏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
二、人口迁移流动已成为人口流动的主流
东莞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大,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流入。按公安部门人口统计资料,2006年东莞市暂住人口586.76万人。大规模人口跨区流动是东莞人口发展变化的一个显着特征,也是人口总量变动的主流。
暂住人口主要来源于省外人口。从来源地来看,省内人口101.26万人,占17.26%;省外人口480.71万人,占81.93%;港澳台和国外4.79万人,占0.81%。东莞经济活力旺盛,暂住人口来东莞以务工经商为主。从不同行业来看:务工482.04万人,占82.15%;经商41.22万人,占7.02%;服务业31.23万人,占5.32%;务农12.49万人,占2.13%;其他19.78万人,占3.37%。
三、人口素质显着提高
东莞不但全面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大力加强人口控制工作,而且致力于发展教育科技和卫生保健事业,促进了人口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稳步提高。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迅速提高,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体质进一步增强。全市人口死亡率已降到较低水平, 2006年人口死亡率为4.28‰,比2000年下降0.31个百分点,而婴儿死亡率仅为5.99‰。
近年来,东莞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显着提高。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占16.82%,初中文化程度占58.65%,高中文化程度占18.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37%。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小学文化程度下降1.34%,初中文化程度下降2.97%,高中文化程度上升2.6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上升1.13%。可见,东莞人口文化素质在提高,反映东莞实施产业升级,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而为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
人口年龄结构得到优化。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2005年全市总人口中,0~14岁少儿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所占比重为7.65%和1.90%;老少比为24.4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儿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分别减少0.99和0.19个百分点,老少比上升0.28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劳动年龄人口(男15~59岁、女15~59岁)占总人口的88.55%,比2000年上升1.08个百分点。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东莞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市总抚养比为10.56%,少儿抚养比为8.46%,老年抚养比为2.1%,表明东莞目前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抚养或负担10.56名非劳动年龄人口,其中少年儿童8.46名,老年人2.1名。与2000年相比,总抚养系数、少儿抚养系数和老年抚养系数分别下降1.45、1.21和0.24个百分点。这表明东莞劳动力负担轻,意味着东莞进入了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有效利用劳动力的黄金时期。
人口就业率高,就业结构向现代型转化。2000年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就业率为89%,2005年全市16岁及以上人口就业率为88.18%。这表明东莞人口就业充分,劳动参与程度高。200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在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转换也加快,人口就业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从4.03%下降到0.94%,第二产业比重从78.86%上升到81.14%,第三产业比重从17.11%上升到17.92%。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人口非农化加快,东莞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人口574.26万人,占总人口的85.09%;居住在乡村人口100.62万人,占14.91%。2006年东莞市的城镇比为85.09%,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22.09个百分点,仅次于深圳、佛山而居全省第三位。这表明,东莞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趋势明显,城乡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城镇人口已经成为全市总人口的主体,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
喜庆十七大 数字见证发展系列之八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2002年以来,东莞市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城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居民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居民家庭生活呈现出喜人的变化。
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收入日趋多元化
2002-2006年,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快速递增。据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东莞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25320元,比2001年的 16938元增长49.5%,年均增长8.4%。2006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3%,按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东莞城市居民生活总体跨进生活富足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以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的就业渠道、就业模式发生了变化,居民收入日趋多元化。2006年东莞城市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分别为4389元、2504元和1947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63.3%、170%和1.9%。财产性收入增幅明显,主要是居民股息与红利、出租房屋收入增长带动的。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居民家庭住房出租越来越多,房租价逐年上升,出租房屋收入也不断提高。
二、涌现出一批高收入群体
党的收入分配政策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造就了一批靠资本、技术、诚实劳动、守法经营致富的群体,他们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拥有者、民营企业主、个体经营者和技术骨干等,构成了先富起来的高收入一族。据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东莞有40%的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万元,而2001年只有10%的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超过10万元。
三、消费转型升级 结构继续优化
收入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推动消费水平的提高。2006年东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8995元,比2001年增长29.5%,年均增长5.3%。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刺激居民消费政策措施的不断实施,居民家庭消费领域得到拓宽,消费的热点和亮点不断显现。
1.食品消费注重质量的提高。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场上的食品日趋多样化、营养化,大大满足了居民不断变化的胃口,居民食品消费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东莞居民人均食品支出6321元,比2001年增长38.3%,年均增长6.7%。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呈现讲营养和保健、主食减少副食增加、外出用餐增多的特点。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在外用餐2381元,占食品消费支出37.7%。
2.衣着消费崇尚潮流化、个性化和品牌化。近年来,东莞各类时装专卖店、连锁店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各种款式、不同档次的服装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的穿着打扮需求,刺激居民衣着消费不断增长。2006年人均衣着支出1238元,比2001年增长91%,年均增长13.8%。
3.家庭耐用品更趋智能化。城市居民家庭普通耐用品已进入更新换代期,市场上不断推出新产品,从价格、功能、款式、服务等方面迎合居民的需求,吸引居民购买,一些科技含量高、多功能的新一代耐用品陆续进入居民家庭,替代八、九十年代的旧品种,促使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持续增长。2006年东莞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229元,比2001年增长64.8%,年均增长10.5%。2006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112台、电冰箱130台、微波炉82台、空调器280台、影碟机134台、热水器138台,分别比2001年增加57台、71台、52台、188台、100台和75台。
4.居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后,居民家庭愈来愈舍得花钱健身养生,各类医疗保健器材和滋补保健品受青睐。2006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809元,比2001年增长57.7%,年均增长9.5%。其中,人均滋补保健品286元,比2001年增长44.7%,年均增长7.7 %,2006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拥有健身器材38套,比2001年多28套。
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亮点频现。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能力,居民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同时,自实行黄金周长假制以来,居民的闲暇时间大大增加,旅游、健身、娱乐已成为居民家庭业余生活的消费热点,居民家庭的精神文化消费得到迅速增长。2006年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3001元,比2001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其中,人均教育费用支出1159元,比2001年增长70.5%;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038元,比2001年增长12.4%。
6.居民汽车成为新时尚。近年来,由于部分家用汽车价格的不断下调,加上东莞实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受“禁摩”影响,2006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汽车44辆,比2001年增加24辆。居民购车后,养车成为居民交通支出的一大主题,2006年车辆用燃料、零配件及维修服务支出人均1519元,比2001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23.7%,其中燃料支出855元,比2001年增长2.7倍。
7.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生活环境日趋优美。随着住房商品化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居民家庭对住宅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环境美、设计佳、管理好的商品住宅受到居民的青睐,居民家庭购买日趋活跃,住房消费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的一个亮点。2006年人均居住支出2341元,比2001年增长99.5 %,年均增长14.8%;人均归还住房贷款逐年攀升,由2001年的79元增加到2006年的333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4%。
至2006年底,东莞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8.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至2006年,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达921万人次,全年社会保险待遇总支出25.53亿元,全市有医保定点零售药店86家。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市农(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7.31万人,全年农(居)民养老保险金支出总额5.54亿元。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继续提高。2006年9月全市劳动就业最低工资标准由574元提高到690元。
9.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铁腕整治社会治安,从2006年9月起,禁止异地摩托车在东莞道路上行驶。全年取缔“黑网吧”5857间,规范网吧发展。全市纳入房屋出租情况登记和管理的出租屋有29.3万套。全年刑事案件立案数下降20.4%,破案数上升5.4%。受理治安案件查处率为95.3%。全年生产事故下降6.8%。其中火灾事故下降61.5%,道路交通事故下降6.7%,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6%。全年接待信访次数下降10.3%;接待来访人数下降13.3%。
10.城市精神集聚成形。2006年,东莞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东莞城市精神”大讨论活动,随即在全市专家层面、媒体层面和市民层面组织开展了历时10个多月的大讨论活动,并在全市社科理论界广泛开展“东莞城市精神”大讨论征文活动,召开“东莞城市精神”研讨会。在《东莞日报》、东莞广播电视台、东莞阳光网、《东莞社科论坛》等媒体开辟了“东莞城市精神大家谈”专题讨论,共收到3000多条群众意见。最终确定了“海纳百川、厚德务实”为东莞城市精神。高度浓缩了东莞开放的气魄和包容的胸怀,反映了东莞人勤劳朴实和知礼诚信的优秀人文精神,体现了东莞人讲实干、干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
11.持续关爱新莞人。“外来工”称谓问题一直受到东莞上下的广泛关注,市委市政府将外来工纳入发展战略,实施了“新东莞人工程”,通过电话访问、网上调查、个人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等渠道,广泛征集社会各界人士对“外来工”称谓的变更意见,最终确定“新莞人”为“外来工”的新称谓。“新莞人”包括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外来劳动者和建设者。改名为“新莞人”体现了“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东莞城市精神,“新莞人”作为东莞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为东莞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市委、市政府正从政治上、经济上、工作上、生活上各方面关心“新莞人”,采取有力政策措施,通过建廉租房、放宽入户政策、扩大社保覆盖面,解决子女入学等办法,切实解决这一社会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