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东莞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继续增强,整体经济迅速回升,主要指标已恢复至正常年份的水平。工业生产增长有力,内需规模持续扩大,外需恢复性增长显着,财税收入快速增长。
1.经济增长加速提升
初步测算,上半年东莞完成生产总值1938.4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2.1%,比一季度累计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6.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上半年,东莞第一产业下降0.6%;第二产业增长20.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6.7%,拉动经济增长9.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5.3%,对GDP的贡献率为23.3%,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工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整体经济的快速回升。
2.农业生产稳定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8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农业产值6.65亿元,下降3.1%;渔业产值3.56亿元,增长3.0%。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市出栏肉猪16.27万头,增长4.0%;禽蛋产量208.6吨,增长2.4倍;水果产量3.74万吨。
3.工业生产强劲回升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426.72亿元,同比增长25.5%;完成增加值800.84亿元,增长24.0%。外资工业生产回升加快。上半年规模以上外资工业完成总产值2546.8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4.3%,增长24.6%。其中外商投资经济完成产值1081.81亿元,增长29.8%,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快4.3百分点。主导产业增长较快。上半年规模以上八大支柱产业总产值2142.03亿元,增长29.3%,比全市平均增速快3.8个百分点。
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20.77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9.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新建288.19亿元,下降3.2%;扩建25.18亿元,下降18.9%;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43.04亿元,增长120.9%。房地产开发投资106.42亿元,增长2.4%。
5.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85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485.48亿元,增长15.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0.37亿元,增长6.7%。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中,机电产品类增长86.2%,五金、电料类增长55.5%,家用电器类增长43.1%,汽车类增长36.7%,日用品类增长7.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5%。
6.进出口呈恢复性高增长, 利用外资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547.12亿美元,同比增长35.4%。其中出口总额307.89亿美元,增长29.4%;进口总额239.23亿美元,增长43.9%。上半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1.13亿美元,同比增长99.1%;实际利用外资13.95亿美元,增长5.0%。
7.财税收入增长较快,金融形势稳健
上半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391.83亿元,同比增长22.9%;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19亿元,增长16.1%。工商税收总额354.51亿元,增长25.1%。6月末全市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5428.31亿元,比年初增长8.9%。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194.99亿元,比年初增长10.0%。
8.居民收支继续增长
上半年东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34元,同比增长7.7%;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331元,增长10.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34.09亿元,比年初增长8.6%。根据MPPS抽样调查显示,上半年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3.4%,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增长13.6%。
9.物价水平温和上扬
6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月上升3.4%,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2.1%。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上升2.3%。大类商品中,居住类上升5.6%,食品类上升3.1%,衣着类下降2.2%,文教类上升2.0%,医疗保健类上升1.2%,交通和通信类上升0.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3.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2.7%。
10.企业景气指数高位运行
上半年全市企业景气指数为135.80,与上季度基本持平,企业景气发展势头良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5.42,比一季度回落2.33点,信心指数仍保持较高水平运行。从不同行业来看,除了房地产业和贸易业,其他六大行业均比一季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工业信心指数达到144.22,比一季度提高1.99点。
总体上看,当前东莞经济增长恢复得较为理想,但也应该看到,目前东莞经济回升向好总体上属于恢复性发展,经济增长较快是在去年低基数上实现的,经济回升基础仍不稳固,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较为复杂,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因此要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加快结构调整的力度,协调经济领域的各项关系,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的变化趋势,努力扩大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更加关注民生,推动全市经济在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加快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