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东莞围绕“转型升级”总战略,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促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全市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消费蓬勃发展,消费市场稳步发展,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
一、消费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总量突破2000亿元大关
十八大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环境和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改善,消费市场日趋活跃,消费总量呈阶梯状增长。全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1600.41亿元,到2015年突破2000亿大关,201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70.78亿元。2013-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1%,高于东莞GDP平均增速(8.4%)2.7个百分点。东莞市场消费需求强劲,购销活跃,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贡献不断提高
(一)限上企业数量较快增长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数大幅增加。2016年全市共有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1741家,比2012年增加438家,年均增幅为7.5%;随着限额以上企业数量的增加,东莞贸易业的限上占比也逐步提高,2016年,全市贸易业的限上占比为47.4%,比2012年(43.0%)提高4.4个百分点。2016年末,销售额或营业额超亿元的企业达595家,超10亿元的企业达50家,分别比2012年多205家和11家。
(二)吸纳就业能力增强
商贸流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从年末从业人数看,东莞限上批发零售业吸纳的从业人员由2012年的8.12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9.28万人,净增1万多人。
(三)对社会贡献不断提高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强。2016年全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005.26亿元,比2012年增长37.1%,年均增长8.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7%。
三、商品销售结构升级换代
据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大众消费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享受型、健康环保型转变,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快速优化升级。
(一)汽车成为推动市场消费的主打商品。随着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汽车特别是私家车消费发展速度空前高涨,成为消费市场主要的支撑点。2016年仅限额以上企业的汽车零售额就达597.16亿元,是2012年的2.03倍。2013-2016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9.4%,高于全市限上零售额平均增速5.2个百分点。截止2016年底,全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达224.62万辆,比2012年(120.70万辆)多86.1%,在全省排第3位,在全国排第14位。
(二)通讯器材类升级换代较快,逐渐成为时尚、休闲娱乐消费品。通讯消费热度不断攀升,电脑、互联网、手机高速发展,产品日新月异,价格和服务资费不断下调,给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消费持续上升。2016年,在OPPO和vivo等手机产品销售旺盛的大力拉动下,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22.95亿元,比2012年增长23.1倍,年均增长121.6%。
(三)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反映消费结构升级的商品,销售有长足的进展。2016年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为62.35亿元、75.13亿元,2013-2016年年均增速分别为18.0%、64.3%。
(四)医药商品销售快速增长,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标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需求的提升,民生事业大幅改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人们对医药商品的需要快速提高。 2016年,限额以上中医药品类零售额24.92亿元,比2012年增长48.6%,年均增长10.4%。
四、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一)网上商品零售增长迅速
近年来,网络经济日新月异,网络零售作为飞速发展的新业态、销售新模式正极大地改变着消费品市场整体发展格局,同时传统实体积极转型调整,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发展,创新驱动成为消费品市场发展新动力。
2015年底大型网购平台京东有网点落户东莞,拉动东莞限上网络零售额直线上升;另外,苏宁云商、盛世商潮等企业网上销售份额逐渐扩大,沃尔玛、天虹等大型企业也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促使东莞网络零售市场快速发展。2016年东莞限上批零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额222.80亿元,同比增长92.0%;实现网络零售额115.97亿元,同比增长529.9%,占限上零售额9.9%,拉动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增长10.1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为48.9%。
(二)城市商业综合体快速发展
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在商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商贸经济转型升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6年末,全市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涵盖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三个以上商品零售业态,以及餐饮、文化、娱乐、健身、游艺、培训等三项以上服务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共24家,商户数共计3095个,从业人员2.54万人,全部可出租(使用)面积138.05万平方米,车位数2.39万个,全年客流量达12985万人次。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消费品市场,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