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东莞市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主动承接港澳台的产业转移,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发展外向型经济,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参与国际分工,形成了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并快速地成为国际性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在金融危机来临时,东莞市通过快速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以内源型经济为带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东莞工业经济在40年来,呈跨越式发展,从而实现从农业县发展为现代工业城市的巨变,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制造业名城,号称“世界工厂”。
一、不平凡的40年风雨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变成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工业大市、制造业名城,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1978年,在自有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东莞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历史契机,通过大量引进外商投资,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外源型经济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40年,东莞工业经历了从传统农业走向农村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大力发展外源型经济、打造加工制造业基地的成长阶段,扩大发展规模、打造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的腾飞阶段。现在,东莞正进入从资源主导型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型经济、初级城市化社会转向高级城市化社会的转型阶段,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东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东莞工业发展史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起步阶段(1978-1993年)。1978年,中国第一家来料加工厂——太平手袋厂在虎门成立,标志着东莞外资经济的正式起步,通过“三来一补”方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并吸收国外的技术、管理和销售经验,大力发展商品农业,同时以“三来一补”为切入点发展外向型经济。1984年,东莞实施“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发展战略,使外资快速进入东莞,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跨越。全力发展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兴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利用外资方式从“三来一补”发展到“三来一补”与“三资”并举,形成纺织、服装、电子、食品、机械等行业的外资企业群体,各类利用外资企业遍布东莞城乡。到1993年,东莞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10.49亿美元。在外源型经济的带动下,东莞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工业企业单位数由1978年的1290家增加到1993年的12449家,翻了三番多,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4.2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267.67亿元,翻了将近六番。
成长阶段(1994-2000年)。1994年,当东莞实现农村工业化,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引进外资质量提高,工业结构得以优化,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与资金技术密集型相结合转变;新兴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在与外资企业的协作配套中逐步成长;传统产业比重相应下降,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在工业化期间,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电力等能源工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先后在东莞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即支柱产业从前期的生活资料工业(属轻工业),中期的能源工业,后期则是生产资料(属重工业)的转变,也直接证明了东莞工业的重工业化倾向。到2000年,东莞工业企业数增加到16975家,工业总产值达1519.79亿元,此时,东莞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总值中农业比重下降到3.2%,工业比重达到52.5%,工业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心。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带动东莞加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IT制造业,世界95%的IT配套产品都可以在东莞配齐,“东莞制造”响誉全球,标志着一个国际性加工制造基地的诞生。
腾飞阶段(2001-2008年)。进入21世纪之后,东莞工业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进入转型阶段,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逐渐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龙头的比较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行业渐成为龙头产业。东莞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形成了比较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954家,比2000年的1663家增长2.6倍,完成工业增加值1689.90亿元,比2000年增长5.5倍。
转型阶段(2009年至今)。经历金融危机洗礼的东莞开始谋划产业突破,先后发布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21条”和“新21条”,指导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由市场调节的“无为而治”向“市场政府双管齐下”的转向。2009-2012年期间,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4%、19.0%、7.5%和5.6%,工业经济止住跌势并企稳回升,转型升级取得了突出成效。在经过机器换人、智能制造设备更新、互联网渗透工业流程、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创新热情,一些新的转型苗头正勾勒出东莞工业从低端向中高端寻路的轨迹。
2013-2017年期间,东莞坚持稳中求进、工业经济提质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1.3%、8.8%、5.3%、7.0%和10.0%,年均增速达到8.5%,发展动能显示增强。这五年,东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高水平崛起、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同时打造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质量效益提高。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0.9个和9.2个百分点,现代制造体系基本形成。
二、耀眼的40年发展轨迹
一个北接广州、南邻深圳的农业小县,以其大胆创新的发展思路引进我国首家对外来料加工企业,创造出“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正是这种模式创新,让“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一度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而这个勇于创新的农业县就是东莞。改革开放40年来,东莞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从一个农业小县一举跃升为国际闻名的制造业基地。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现在智能手机产业已经成为了东莞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产业。目前全球知名的华为、OPPO、vivo等大牌手机均产自东莞。此外,东莞还拥有宇龙、金铭、金卓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华贝电子、航天电子等大型整机代工企业,以及三星视界、迈科、海科泰、劲胜精密等一批配套企业。“品牌+代工+配套”的产业生态模式日趋成熟,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显着增强。
(一)工业趋于适度重型化
改革开放初期,东莞的传统工业以食品加工、烟花炮竹、建筑材料、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为主。1978年,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75.0%,重工业占25.0%;到2017年,轻工业占30.7%,重工业上升到69.3%。1978-2017年的40年间,重工业占全市工业比例上升44.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个百分点。40年来,东莞工业结构逐渐趋于重型化,并且逐步加快,基本符合工业化过程轻重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相吻合,为下一步发展高附加值的重型工业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支柱产业的主导地位凸现
改革开放4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工业行业结构不断调整,东莞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五大支柱产业。2017年,规模以上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88.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9.0%,而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48.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4.6%,支柱产业主导地位凸现。
(三)所有制结构实现新转变
1978年,东莞工业以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认识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东莞工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以港、澳、台商及外商投资为重点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民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东莞以外源型经济为主的格局逐步向内外源型经济同步发展的格局转变。到2017年,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所占的比重分别是0.8%、42.8%和52.0%。
(四)现代制造业发展迅猛
发展现代制造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增创产业新优势的关键。近年来,东莞通过落实现代产业体系“四个30项目”,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巩固提高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等优势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数字通讯、电子材料、新型显示器件及消费电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2017年,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675.4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0.5%;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92.23亿元,比重为39.0%;优势传统产业实现增加值598.47亿元,比重为18.0%。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快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比重不断加大,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五)行业门类较齐全
改革开放40年,东莞工业形成了比较完整、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在41个工业大类中,除了部分自然资源开采业和烟草加工业外,其他34个行业都有涉及,占行业大类的82.9%,工业行业分布相当广泛,形成了比较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其中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行业已成为龙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快速增长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