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经济高涨,社会生产力极大释放,东莞成为了广东重要的经济引擎、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逐年提高。东莞城镇居民早已告别勒紧裤腰带的时代,基本踏入小康社会,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委市政府以富民惠民为本,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向富裕小康的跃变。
一、改革开放40周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一)收入水平实现大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镇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据调查数据显示,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1的791元增加至2017年的46739元,跨过“万元、两万元、三万元、四万元”四道大关,年均增长13.6%。
图1 历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柱状图
1东莞1985年开始开展城镇居民收支调查
第一大关1985-1996年,这个时期东莞城镇居民收入呈快速增长态势。1985年,撤销东莞县,设立东莞市,以原东莞县的行政区域为东莞市的行政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东莞凭借改革开放后形成的生产能力,国民经济实现了“低通胀、适度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1996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24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比1985年的791元增加了10033元,年均增速为26.9%。
第二大关1997-2004年,东莞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4年东莞建立全市统筹的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东莞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04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526元,踏进了两万元台阶,比1997年的11032元增加了9494元,年均增速为9.3%。
第三大关2005-2008年,东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极应对经济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考验,稳妥转型、稳中求进,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2008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275元,步入了三万元行列,比2005年的22882元增加了7393元,年均增速为9.8%。
第四大关2009-2017年,这个阶段东莞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使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2012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944元,站上了四万元新台阶。2017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739元。
(二)东莞城镇居民收入远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1988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9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7元。1988-2017年,东莞城镇居民收入持续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图2 历年全国、全省及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7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3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764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343元。在珠三角9个城市当中,东莞排第5位,佛山、珠海和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不大,3市都在4.6-4.7万元之间。
东莞城镇居民收入渠道来源呈现多元化,从1985年单一的工资收入,转变成1990年后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为补充的多元收入结构,收入结构持续改善。
1.工资性收入稳步提高,仍为增收的主力军。东莞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从1985年的603元增加到2017年的34415元,年均增长13.5%。2017年,东莞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为73.6%,工资性收入依然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完善各项劳动保障制度,积极的就业政策及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为工资收入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8年东莞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为1720元/月,仅次于广州、深圳。
2.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经营净收入成为增收的重要增长点。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就业观念逐渐转变,不再是固有的打工模式,个体户、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展现蓬勃的生命力。1990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6元,1995年上升到1210元,开始迈进千元时代。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潜能和个人创新创业热情,推动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2017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718元,比1990年增加4672元,年均增长18.7%。
3.投资渠道不断拓展,财产净收入成为增收新动力。1990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0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居民理财观念的不断增强,居民投资领域的逐步拓宽,投资房地产、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财产性收入有了大幅增长。2017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8203元,占可支配收入比例由1990年的1.2%上升到17.6%。
二、改革开放40周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显着提升
2017年,东莞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49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2.9%,是1985年689元的47.17倍。
(一)东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已进入富裕区间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据调查数据显示,1985-2017年东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从1985年的71.6%降到2017年的32.4%。1992年东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开始跨过温饱迈向小康生活,1999年更降到40%以下,生活进入富裕阶段,2000-2017年东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30%上下徘徊,恩格尔系数变动幅度不大,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显着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图3 1985-2017年东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二)交通通信类、居住类占消费支出比重大幅提升
1985-2017年八大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中,呈现“5升3降”,衣着类、居住类、医疗保健类、交通通信类和教育文化娱乐类所占比重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交通通信类增幅最大,增加了19.7个百分点,交通通信类增幅靠前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移动通信业务不断开发和手机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以及汽车消费快速增长,东莞城镇居民依托移动网络、汽车等消费拓展了个人生活空间,增强了与外部世界、亲朋好友的联系。其余依次增长较快的是居住类、教育文化娱乐类、医疗保健类和衣着类,分别增加了9.2、7.8、2.6和1.5个百分点。随着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保健意识不断增强,重视子女教育以及节假日带动休闲娱乐服务消费等原因,促使东莞城镇居民居住类、教育文化娱乐类及医疗保健类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食品类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幅度最大,2017年比1985年下降了39.2个百分点;而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所占比重则微降1.5和0.2个百分点。
(三)耐用消费品从无到有,并不断丰富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收入仅够用于生活上的基本消费,同时商品供给贫乏,购买消费品没有选择的余地。1985年东莞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耐用品数量分别是22台、56台和22台。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东莞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大大提高,多数家庭实现了从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和电视机的“三单一黑”转变为“三双一彩”的消费升级。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汹涌而至,家用汽车、计算机、互联网设备逐渐普及,2017年东莞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174台,每百户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拥有量为176部,每百户家用彩色电视机、计算机产品数量分别为97台和89台,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59辆。中高档乐器、健身器材、智能家居等享受型消费品逐渐走进百姓家庭,不断丰富百姓生活。
供稿单位:国家365体育是哪个国家的_bet36365首页_beat365老版本东莞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