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文化消费需求日趋旺盛。我市陆续出台多项促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着提升。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13-2018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40.5亿元增长至533.4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仅次于深圳、广州,跃居全省第三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4.38%提高到6.05%,首次迈上“6时代”。
一、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一)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和占GDP比重实现新跨越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18年东莞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33.49亿元,按现价计算,比2013年增长221.83%,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9.22%;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05%,比2013年提高了1.67%,东莞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图1 2013—2018年东莞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占比情况
从产业类型来看,2018年东莞文化制造业增加值实现400.92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5.15%;文化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实现27.29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12%;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05.27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9.73%。
图2 2018年东莞文化产业增加值产业构成
从行业小类来看,2018年东莞文化产业增加值排前十位的行业分别是,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业8.74亿元,音响设备制造业5.44亿元,塑胶玩具制造业5.08亿元,文化用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业2.83亿元,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业2.58亿元,电玩具制造业2.50亿元,其他广告服务业1.64亿元,专业设计服务业1.52亿元,其他玩具制造业1.44亿元,建筑设计服务业1.14亿元。
(二)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18年东莞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31021家,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占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的10.42%,比2013年增长258.87%;其中规模以上法人单位1004家,比2013年增长71.92%。
从产业类型来看,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的法人单位数增长均超过1倍以上,2018年,东莞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17575家,比2013年增长424.47%,增长最为迅猛;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10154家,比2013年增长123.71%;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3292家,比2013年增长336.6%。
从行业分布来看,2018年东莞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排前十位的行业小类,分别是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业3749家,其他广告服务业3282家,专业设计服务业2226家,工程设计活动业2013家,网吧活动业1891家,文化活动服务业1525家,文化艺术培训业905家,其他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业893家,金属工艺品制造业786家,其他玩具制造业764家。这十个行业小类法人单位数占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的58.13%。
从镇街园区来看,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南城街道3691家,东城街道2955家,长安镇2767家,虎门镇1844家,莞城街道1798家。该五个镇街的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占到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的42.08%。
(三)文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从法人单位数增长情况来看,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与2013年相比,2018年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数10154家,增长1.2倍,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3292家,增长3.4倍,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数17575家,增长4.2倍,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增速明显高于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批发和零售业。
从法人单位所占比重来看,与2013年相比,2018年文化制造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文化产业单位数比重的32.73%,下降19.78%,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文化产业单位数比重的10.61%,上升1.89%,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比重的56.66%,上升17.89%。
(四)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整体向好
近年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文化产业受重视程度持续提高,人们开展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创业热情高涨。
从纵向来看,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14亿元,比2013年增长62%;营业收入1864.7亿元,比2013年增长65.93%。
从横向来看,2013年,东莞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排名全省第四,而2018年则位列全省第三,仅次于深圳、广州。2018年,东莞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占全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8.32%,比2013年上升了0.84个百分点。
二、谋划新定位,文化产业再出发
东莞要进一步依托制造业基础和互联网平台,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定位,加快构建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一)谋划文化产业定位
将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谋划东莞文化产业在人文湾区建设发展定位,充分发挥东莞产业链供应链配套齐全优势,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城市,特别是与香港、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的合作,打造“香港文创”“深圳设计”“广州创意”+“东莞制造”的区域文化产业合作新模式,以新定位谋求新发展新突破。
(二)筑牢文化产业的实体经济地位
一是在产业规划上给予重视,强化顶层设计,规划重点发展区域,从政策层面释放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信号,引导市场主动发展文化产业;二是在财税政策上给予支持,帮助现有文化企业继续发展壮大,吸纳新鲜文化产业血液;三是在人才政策上吸引更多文化产业人才,建立充实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提高创造力、创造质量,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大力引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
目前,我市已拥有近30家市级重点文化企业,但仍需进一步加大对省级以上重点文化企业培育力度。一是发挥东莞“世界工厂”、“制造业名城”的品牌效应,在招商引资上以强大的制造、流通基础吸引大型文化企业落户东莞;二是结合“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城市定位,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梳理选取有潜力的文化企业,如年营业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广告企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设计服务企业,培育和打造若干个本土龙头文化企业。
(四)着力提高文化产业融合能力
一是充分利用东莞的人文资源,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利用文化提升旅游的品质内涵,利用旅游促进文化的消费传播;二是适应科技创新潮流,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以互联网、数字技术等科技创新为新手段新途径,构建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新载体新平台,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形态转型升级;三是顺应社会消费新需求,打造文化+消费模式,拓展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消费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