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从衣食住行到游购娱学,服务业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相关。“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在“量”和“质”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东莞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凸显。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推动,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亮点纷呈,新动能加快释放,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服务业总量稳步增加,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四成
“十三五”时期,东莞加快发展服务业经济,服务业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上升。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426.83 亿元,比2015年增加1044.34亿元,五年平均增长33.0%;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在全省排名第4,仅次于广州、深圳、佛山。2015年至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总体保持在四成以上的水平。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服务业增加值仍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长3.5%,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1.1%)2.4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5.9%,可见东莞服务业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对稳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三五”时期,东莞服务业在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结构也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传统服务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一)现代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占比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时期,东莞现代服务业各行业均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东莞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822.11亿元,五年平均增长8.0%,比服务业年均增速(6.5%)快1.5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63.8%,比2015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现代物流业增加值170.47亿元,年均增长9.1%,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0%;新兴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13.84亿元,年均增长17.6%,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8%;金融服务业增加值645.50亿元,年均增长9.4%,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14.6%;健康服务业增加值174.47亿元,年均增长8.6%,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0%。
(二)传统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
“十三五”时期传统服务业5个主要行业增加值呈现“4升1降”,保持平稳增长。202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09.49亿元,五年平均增长3.5%,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4.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51.59亿元,年均增长1.8%,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17.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4.39亿元,年均下降0.2%,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7%;房地产业增加值908.28亿元,年均增长5.1%,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0.5%。
“十三五”期间服务业部分行业分年均增速和增加值占比情况
单位:%
三、服务业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一)服务业是市场主体的主力军,占比超七成
“十三五”时期,东莞服务业市场主体快速增长。2020年,全市服务业工商登记户数为101.44万户,比2015年增加48.68万户,比2015年增长92.3%;占全市工商登记总数的75.6%,比2015年上升1.4个百分点,远高于第二产业占全市工商登记总数比重(24.2%)。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市场主体也快速增长,2020年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工商登记数分别为33110、3068户,比2015年分别增长299.4%、587.9%,远高于全市服务业工商登记数增速。
(二)服务业税收突破千亿,税收贡献不断增强
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服务业对税收的贡献也显着增强。到2017年,从总量来看,服务业缴税额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71.85亿元。2020年,服务业缴税额为1185.81亿元,比2015年增长488.87亿元,五年增长70.1%,占全部税收总额的比重为55.1%,高于2015年占比(49.3%)5.8个百分点,高于同期服务业占GDP的比重(45.9%),显示出服务业对税收的贡献不断增强。
(三)服务业从业人员持续增加,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网店、微商、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我市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从从业人数看,2020年,东莞服务业从业人员262.02万人,比2015年(227.11万人)增加34.91人,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约7.0万人。从比重变化看,2020年,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6.7%,比2015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投入力度继续加大,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十三五”时期,东莞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处于高位,为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服务业投资比重比2015年有所提高,五年均保持60%以上,远超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在2018年达到最高点。“十三五”期间,服务业累计完成投资6241.91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41.0%;2020年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6.1%,比201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
单位:%
四、政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制造业优势,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十三五”期间,在手机企业的带动下,东莞工业高速发展,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服务业比重相对降低。与生产手机企业相关的手机销售、手机软件开发等行业在工业企业的带动下也实现较高速度增长,成为拉动全市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增长点。下来要大力引导鼓励企业做强产业链两端,通过财政资金杠杆效应,鼓励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分离销售、设计、软件开发、培训、物流等上下游企业。放宽制造业企业开拓服务领域业务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准入门槛。继续引导和支持各种“孵化器”“创意产业园”等平台,从服务业一端反过来服务好本土制造业企业。
(二)加快传统服务业企业优化升级
加强服务业规划设计,有规划有重点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帮扶传统服务业企业转型升级。在网购、外卖等服务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传统的商场超市等服务受到较大冲击,许多商场超市在疫情影响后难以维持营业,甚至关门倒闭。要引导传统服务项目转型升级,积极拓展亲子互动、影音游戏、休闲娱乐等新型服务项目。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城区附近以生活性现代服务业为主,松山湖等产业园区以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为主。加大服务业领域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完善招商激励机制,加强对与周边城市产业合作,主动承接和学习广州、深圳高端服务业和服务创新,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平台,全力引进优质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突出企业创新示范和龙头引领作用,鼓励品牌培育、专利申请,形成具有东莞特色品牌的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扩大地区影响力。
(三)引进高层次服务业人才为加快发展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
在流动人口减少的趋势下,服务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服务优化升级的基础上,要提高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人才,为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强化东莞本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及时对学校专业进行调整,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各类人才,及时为东莞服务业输送技术性人才。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保障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的高级服务业人才,创造良好生活环境,通过医疗、教育、住房等各方面保障措施,吸引、留住、用好人才,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加强各部门对服务业企业的统筹管理
统筹协调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服务业管理体系,加强服务业企业和部门的联动。由于服务业行业门类众多,涉及职能部门包括发改局、交通局、经信局、金融局、房管局、住建局、国税局、地税局等多个部门,在发展中须加强整体协调,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服务业协调管理机制。强化统筹管理工作,加强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和跟进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更好的制定服务业企业优惠政策,促进政府职能进一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升推动服务业企业发展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