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更高的要求、更实的举措促进东莞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有效提升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农业经济综合实力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38亿元,比2012年增加24.17亿元,年均增长4.3%。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产值年均增速分别为6.4%、7.1%、-14.9%和2.4%。随着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比例凸显本市特色,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及其辅助行业的五业结构比重由2012年的比重为56.5:0.6:13.8:25.5:3.6调整为73.7:0.8:1.6:20.8:3.1。
图1 2012-2021年东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增速
(一)粮食保供基础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落实市级种粮补贴政策,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保险实施保费全额补贴,推广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以及第三方托管服务等。动员镇村抓好粮食扩种各项工作,30个镇街配套出台种粮补贴、地租优惠等政策,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努力,粮食生产呈现恢复性增长,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2.83万亩,已逐渐恢复到2012年2.87万亩的水平,从2017年至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年均增长13.5%。全市粮食亩产和产量稳定增长。2021年全市粮食产量0.95万吨,比2012年增加153吨;粮食亩产336公斤,比2012年提高了10公斤。
图2 2012-2021年东莞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
(二)特色种植加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坚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稳定蔬菜基础产业,提升荔枝、花卉等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多种措施及补贴推动镇街盘活荔枝产业,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加强果园硬件设施建设,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强化莞荔品牌培育。2021年,全市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为29.50万亩,比2012年增加了5.4万亩,年均增长2.0%;总产量41.27万吨,比2012年增加了8.5万吨,年均增长1.9%。2021年荔枝种植面积为15.97万亩,比2012年的面积增加了4.15万亩,年均增长4.6%,产量为2.40万吨,比2012年的产量增加1.77万吨,年均增长8.1%。
(三)畜牧业健康发展
受非洲猪瘟疫情、禽流感疫情、环保限(禁)养等因素影响,全市生猪、家禽产能下降,2018年生猪、家禽出栏量锐减,生猪饲养量由2012年的12.84万头降至2018年的2.27万头,家禽由780.92万只降至111.4万只。2020年,市委、市政府在严控疫情的同时,出台了《东莞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实施方案》,放宽了主要畜禽养殖区域,扩大了非禁养区范围,全市生猪生产呈现逐步恢复、家禽饲养量快速增长的态势。2021年,生猪饲养量2.21万头,同比增长1.9%;家禽饲养量286.98万只,增长198.1%。
(四)水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绿色健康养殖行动,增殖放流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养殖结构不断提质升级,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水平继续提升,积极引导龟鳖、观赏鱼等特色养殖,推动东莞水产品绿色健康发展。2021年,全市渔业总产值11.07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3.61亿元,年均增长2.4%。
(五)林业生态功能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健全林业发展机制,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基本建成“城市履带、镇村绿景、山区绿屏、水乡绿网”的城市生态格局,为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提供坚实生态支撑。2021年,全市林业产值0.44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0.27亿元,年均增长7.1%。
二、现代农业发展蓬勃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市以发展精细农业为重点,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现代农业园提档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积极实施农业品牌创建活动,突出培育发展特色产品和优势品牌,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园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8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8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粤字号”品牌产品53个,“三品认证”农产品33个,全市有一定规模(30亩以上)及知名度的农业休闲场所120多个,年接待游客610万人次,创造就业岗位约2000个。
(二)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稳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全市农机装备能力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作业水平明显提高,促进全市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2021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9.05万千瓦,年均增长2.6%。农作物机械化综合水平为47.1%,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达87.9%,分别比2012年增加14.9个和18.6个百分点。
三、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乡村风貌提升为重点,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行动,全域推动“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村庄清洁战役,大力实施“四十百千”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建成“四小园”2570个,完成人居环境微实事7711件,打造“千村碧塘”318个,基本建成5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70个特色精品村有序创建中。2021年底,东莞顺利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干净整洁村达标率、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村庄集中供水覆盖率均达到或接近100%,率先在全省基本完成田间窝棚整治,全市超过80%村(社区)达到美丽美丽宜居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持续稳步推进,“古梅乡韵”风貌带、“三江六岸”风貌带,“荔乡红韵”“和美水乡”等乡村振兴示范带,推动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目前,全市全域铺开美丽乡村风貌、美丽精品路线提升带建设工作,农村环境将焕发新面貌。
四、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生活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东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88元,年均增长9.9%。2012年以来,东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收入比由2012年的1.67:1收窄到2021年的1.48:1。城乡统筹协同发展,城镇化率逐年提高,2021年东莞城镇化率达92.24%,比2012年提高3.57个百分点。随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居民消费水平也不断提升。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584元,比2012年增加14668元,增长92.2%;恩格尔系数36.3%,比2012年下降3.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富裕程度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三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奋力抓紧抓实粮食安全,激发“三农”发展活力,助力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