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365体育是哪个国家的_bet36365首页_beat365老版本关于1997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7年,东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和庆祝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经济管理,推进经济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凭借近年来形成的生产能力,国民经济实现了“低通胀、适度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高,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1997年,全市国民经济在“稳中求进、有效增长”的方针指引下,实现适度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全年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经济增长、财政收支、国际贸易、市场物价、社会就业等方面发展态势良好。
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9.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10.92%;第二产业增加值153.8亿元,增长17.56%;第三产业增加值108.2亿元,增长26.67%。
市场物价涨幅持续走低,呈现涨幅低、波动小的特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0.3%(总指数为99.7%),涨幅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与上年持平(指数为100%),涨幅回落8.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总指数为101.5%),涨幅回落5.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收费价格上涨13.1%(指数为113.1%),涨幅回落1.9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下波动3.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下波动5.1个百分点。物价涨势逐月走弱。
劳动就业工作有所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87.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7万人。其中城镇职工16.5万人,比上年下降5.79%;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5.99万人,增加0.22万人。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取得进展。劳动部门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5649人,安置失业职工和富余人员5167人,失业、富余人员再就业率达59.7%。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力度得到加强,全年市镇两级劳动部门劳动争议案结案率达96%。
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0.9:52.3:36.8。第一、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大中型企业发展加快。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值95.3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19.39%。
新的投资主体不断得到培育,投资主体结构得到调整。在投资体制改革的带动下,公有制经济得到稳步发展,外资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私营、个体等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全市投资主体已发生明显的变化,互相参股、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基本形成,所有制结构逐步得到完善。在全市生产经营基本单位数中,公有制经济占8.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占9.8%,个体、私营经济占81.1%,股份制经济占0.3%。1997年末,城乡私营企业工商登记数4527户,比上年末增长30.2%;注册资金35.27亿元,增长33.45%。城乡个体工商户95389个,增长9.2%;注册资金31.05亿元,增长15.64%。
宏观经济效益有所改善。由于科技进步在提高经济质量中作用的逐步加大,结构的改善和进一步深化管理措施的到位,促进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改善了宏观经济效益。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3.35万元,比上年增长19.22%。明显高于职工平均工资年增长2.98%、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12.33%,零售物价上涨-0.3%,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加强经济管理取得显着成效。全年市直、镇区、管理区三级总资产比上年增长9.5%,负债仅增长1.2%,资产负债率回落4.3个百分点,净资产总额增长20.30%。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能力有所提高,三级当年实现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8.2%,支出增长12.9%,结余增长44.7%。增收节支、增资减债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
全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仍然不高,效益回升的基础较为脆弱;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企业资金沉淀过多,循环不畅,对金融市场的压力加大;国有、集体经济发展力减弱,生产经营困境难有新的突破;同时,一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二、农业
市、镇、管理区三级继续把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作为农业经济工作和稳定农村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力度,“三高”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继续向前推进,农产品供给量稳步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25.32亿元,比上年增长4.05%。全年粮食总产量24.7万吨,增长1.5%;糖蔗总产量34.6万吨,增长26.2%;蔬菜总产量64.1万吨,增长7.31%。水果总产量16.5万吨,下降20%。其中荔枝总产量2.25万吨,增长52.47%。
畜牧业生产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全年生猪饲养量177.3万头,比上年增长26%,其中肉猪出栏量115.4万头,增长25.8%。全年肉类总产量12.9万吨,增长11.14%,其中猪肉产量9.9万吨,增长19.1%。三鸟上市量1862.6万只,增长0.6%。禽蛋产量6295吨,增长7.4%。
水产品生产稳步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含贝类)8.8万吨,比上年增长10.7%。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5万吨,增长6.5%;淡水产品产量5.3万吨,增长13.6%。在水产品产量中,养殖产量6万吨,增长11.9%。
造林绿化事业向前推进。全年造林面积3.28万亩,比上年增长11.2%。四旁植树218.4万株,增长64.2%。当年幼林抚育面积3.8万亩,增长26.7%。森林面积增加1.4万亩,林木蓄积量增加5.4万立方米,覆盖率提高0.5个百分点,达29.9%。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2.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9%;完成土石方804万立方米,增长5.8%;投入1225万个劳动工日,增长21.3%。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8.9万千瓦,增长9.8%。有效灌溉面积48.7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61.8亿千瓦时,增长22.5%;农村化肥施用量11.2万吨,下降5.4%;农药施用量1902吨,增长7.3%。
农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种植业所占比重由上年43%上升到43.5%,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由44.3%上升到48.9%。农产品商品率84.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发展势头。年末全市工业企业16857家,比上年末增加1531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9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市属工业产值103.5亿元,增长30.2%;镇区办工业产值144.8亿元,增长17.9%;管理区及村办工业产值194.7亿元,增长16.8%;城乡合作及个体工业产值29.2亿元,增长1.17倍 。全年镇及镇办以上工业总产值268.1亿元,增长20.7%。其中国有工业总产值8.6亿元,下降19.7%;集体工业总产值44.9亿元,下降29.9%。全市“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203.2亿元,增长44.21%,推动整个工业增长15.5%。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产值342.1亿元,增长23.4%,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9.5%;重工业总产值149.9亿元,增长20%。产品结构有所调整,技术含量较高、市场需求较旺和基础工业产品增长较快。年发电量195.7亿千瓦时, 增长8.4%;服装69798万件,增长29.6%;机制纸及纸板35.1万吨,增长14.3%;交流电动机76.3万千瓦,增长40.8%;滚动轴承830万套,增长21%;彩色显像管231.8万只,增长2.3%;电子元件64.1亿只,增长26.6%;电话单机243.1万部,增长21.6%。
工业经济效益回升。1547家镇及镇办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3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增加值率28.7%,提高1.34个百分点。在企业单位数增长5.2%的情况下,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34.57%,其中国家资本保值增值率142.12%。实现利税总额42.54亿元,增长55.6%。其中利润总额23.89亿元,增长1.06倍。销售收入利税率12.25%,比上年提高2.62个百分点;产值利税率11.75%,提高2.8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7.63%,提高3.14个百分点;增加值劳动生产率2.51万元,比上年提高6.70%。
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依然困难,资金周转滞缓,负债经营包袱沉重。年末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资产负债率57.15%,比上年提高3.6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年周转1.59次,比上年慢0.16次。年末企业数亏损面25.66%,亏损企业亏损额6.89亿元,比上年增长31.99%。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市有四级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9家,自行完成施工产值28.7亿元,竣工产值19.3亿元,产值竣工率67.2%,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施工工程个数1616个,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为1205个,占74.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44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施工面积630万平方米,占84.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66.5万平方米。人均施工产值6万元,比上年提高31.9%。全年工程结算收入20.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51亿元,结算收入利税率7.51%,比上年提高2.44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0亿元,增长0.63%;更新改造投资4.3亿元,增长18.2%;房地产开发投资8.7亿元,增长0.47%;其他单位投资8.1亿元,增长14.6%;农村集体投资18亿元,增长36.1%;城乡私人投资6.8亿元,增长42.3%。按所有制划分,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比上年增长46.9%;城镇集体及农村集体投资29.19亿元,增长31.53%。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不包城乡私人投资),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占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1.3%上升为1.7%。能源工业投资4.01亿元,增长1.16倍,所占比重由上年3.52%上升为6.79%。自来水生产供应业投资4.72亿元,增长7.35倍,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07%上升为7.98%。随着全市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运输邮电通信业的投资比重相对下降,全年完成投资7.4亿元,比上年下降3.5%,占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14.5%下降为12.5%。
房地产开发在调整中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单位数48个,比上年增加11个。竣工商品房屋面积9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9.7万平方米,增长48.6%。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4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9.1万平方米,增长26%。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良好。市属重点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4.4亿元。西城楼文化广场、中西部供水工程、城区内涝治理等工程取得积极的成效。
投资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含城乡私人)1004个,本年投产项目602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60%,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本年新增固定资产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1%。新增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9.2%,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本年施工房屋面积483.7万平方米,增长19.1%;竣工房屋面积264.9万平方米,增长32.2%;房屋建筑竣工率54.8%,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新增生产能力:轴承20万套/年,改建一级公路25.6公里,程控电话自动交换机5.1万门,城市自来水供应能力19万吨/日,城市排水管道铺设长度2.38公里,城市防洪堤长度2.5公里。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业通信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网络结构进一步调整,运输能力和通信能力得到提高。
全年交通运输部门共完成客运量1.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1%;旅客周转量51.2亿人公里,增长7.2%。货运量4644万吨, 增长4.3%;货运周转量27.9亿吨公里,增长4.3%。港口货物吞吐量338万吨,增长17%。
年末公交营运路数40路,比上年增加2路;营运车辆433辆,增加31辆;客运量9325万人次,增长5.4%;乘客周转量26.7亿人公里,增长37.4%。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33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通车里程690公里。民用机动车39.7万车辆,增加5万辆,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10.3万辆,增加1.3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8.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年末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57.8万门,比上年增加5.1万门;移动通信交换机容量22.5万门,增加7.2万门。程控电话用户42.7万户,比上年增加5.7万户;移动通信电话用户15.3万户,增加7.1万户,增长85.6%。电话话机普及率42.3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2.0%,其中程控电话话机普及率31.7部/百人。邮电通信新兴业务不断得到拓展,数据及其增值业务继续高速发展。用户达5514户,比上年增加3764户。计算机互联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上网用户达到2342户,比上年增加1892户。无线寻呼业务继续拓展,年末无线寻呼用户达36.3万户,增加8.5万户,增长30.5%。
六、国内贸易
国内消费品市场在供略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下,继续保持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增速比上年快3.3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6亿元,增长13.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3.6亿元,增长15.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9.35亿元,增长5.85%;集体经济29.4亿元,增长7.42%;联营经济0.55亿元,增长9.5倍;港澳台投资经济4亿元,增长29.2%;私营及个体经济37亿元,增长20.2%;其他经济19.9亿元,增长19.8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71亿元,增长14.4%;饮食业零售额13亿元,增长19.3%;工业零售额7.5亿元,增长11.5%;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18.8亿元,增长13.5%。分类别看,食品类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4%,衣着类增长15%,用品类增长30.4%,房屋及建材类增长14.5%,燃料类增长20.9%,其他类增长3.8%。
各种大型商场、超市、连锁店、仓储式商场发展迅速。全年批发零售贸易业社会商品总购进额185.79亿元,比上年增长9.64%;总销售额192.2亿元,增长10.64%。在商品购进总额中,直接从生产者购进增长10.04%,从商业购进增长14.85%;在商品销售总额中,批发增长8.53%。
全市城乡集贸市场241个,增加22个。集贸市场面积16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63%。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10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城镇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额2.8亿元,农村集贸市场商品成交额105.5亿元,增长20%。
生产资料市场货源充裕,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价格平稳。全年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业对生产经营单位批发额比上年增长35.18%。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集体商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据对全市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企业统计,亏损面和亏损额继续加大。
七、对外经济与贸易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达2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出口113.7亿美元,增长23.7%;进口99.3亿美元,增长14.7%;贸易顺差14.4亿美元。加工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值比上年增长24.3%,其中出口增长24.0%,进口增长24.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21.5%,其中出口增长30.4%,进口增长12.9%。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快速增长,传统商品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全年机电产品出口5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8%,占出口值的50.3%。传统商品如服装、玩具、鞋类、塑料制品,旅行箱包等出口值为44.5亿美元,增长10.3%,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3.9%,下降为39.1%。全年进口机电产品39.5亿美元,增长21.3%,占进口总值的39.8%。出口商品消费市场主要有美国、欧盟、日本、台湾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到上述五个国家(地区)的商品值共92.5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81.3%。其中美国36.5亿美元,增长35%;欧盟16.9亿美元,增长25.5%;日本10.7亿美元,增长18.4%。
实际利用外资继续增长。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15.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1亿美元,增长15.7%。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8亿美元,增长26.6%。新签协议外资额较大幅度下降,但外资投向继续优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以及资金、技术密集型和大型项目增多,资金到位率有所提高。
国际旅游取得新的成果。全年接待过境住宿国际游客59.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3.5万人次,增长66%。其中外国人5.2万人次,华侨0.2万人次,港澳台同胞53.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777万美元,增长4.8%。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形势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1.2亿元,比上年末新增181.5亿元,增长37.1%。其中企业存款159.5亿元,增加48.1亿元,增长43.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5.8亿元,增加107.8亿元,增长33.9%。各项贷款余额382.7亿元,比上年末新增69.9亿元,增长22.3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73.6亿元,增加68.3亿元,增长33.3%;中长期贷款余额20.5亿元,减少14.8亿元,下降41.9%。存差28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1.7亿元,增长63.2%。
保险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全年承保金额8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人身(寿)险承保金额178.5亿元,增长67.1%;财产险承保额688亿元,增长20.1%。保费收入6.3亿元,增长26.9%。其中人身(寿)险保费收入2.56亿元,增长73.25%;财产险保费收入3.71亿元,增长7.1%。赔款支出1.99亿元,下降3.94%。其中人身(寿)险给付1109万元,增长19.89%;财产险给付1.88亿元,下降5.05%。
九、科学技术与教育
科技队伍继续壮大。 年末企事业单位科学技术人员2.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5.7%。其中国有单位1.9万人,增长5.2%;中级职称以上的0.6万人,增长8.1%。年末科技活动机构816个,增加11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6万人,增长8.9%。其中民营科技活动机构57个,增加15个;科技活动人员487人,增加124人。科技经费投入增加。全年科技活动机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5.5亿元,比上年增长42.0%;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5.0亿元,增长75.1%。
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共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32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78项,合同金额2036万元;受理专利申请725件,获授权专利321件。
高新技术企业得到发展。年末已被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比上年增加9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60.9亿元,比上年增长52.00%;技工贸总收入56.6亿元,增长63.6%;创汇3亿美元,增长1.5倍。年末高新技术产品40个,增加5个;产值55.4亿元,增长48.2%。国家级火炬、星火计划项目7项,总投资增长11.8%;省级火炬、星火计划项目14项,总投资增长1.7倍;市级火炬、星火计划项目7项,总投资增长97.9%。
质量检测工作得到加强。全年监督抽查企业1646个,抽查检验商品3273批次。
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发展。国家各大专院校在我市招生2195人,中专学校招生2091人。年末普通高等学校1所,当年招生750人,在校学生2025人,毕业484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所,当年招生1298人,在校学生4237人,毕业929人;职业中学18所,当年招生7622人,在校学生17986人,毕业5125人;普通中学71所,当年招生35140人,在校学生98005人,毕业28729人;小学586所,当年招生42066人,在校学生221838人,毕业27992人;成人高等教育学校2所,当年招生436人,在校学生2214人,毕业442人;成人中等教育招生人数1925人,在校学生4431人,毕业635人。技术学校1所,当年招生798人,在校学生2598人,毕业69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小学生升学率99.9%,初中生升学率87.3%。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群众性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全市电影放映单位229个,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影剧院130座,增加19座。文化事业机构13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26个,藏书84.1万册;博物馆2个,馆藏品9585件;全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6439.3万元,比上年增长42.3%;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占地面积78.4万平方米,增长18.4%;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增长20.4%。市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全年各种图书出版印数23.45万册,增长28.6%;各种杂志出版印数18万册,增长13.9%;各种报纸出版印数1811.8万印张,增长17.4%。成功地举办了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
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1997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51个,人员728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283人,医生2605人,每千人拥有医生1.8人。在卫生机构中,医院43个,其中县及县级以上医院7家,医院卫生技术人员5807人,其中医生2345人。护师、护士2275人。拥有医院床位数5505张,平均每千人3.7张。有妇幼保健医院1家,床位数110张,卫生技术人员108人。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有卫生院36家,床位数3856人,卫生技术人员4213人,其中医生1797人。有门诊部(所)88个,卫生技术人员282人。全市各级医院(含卫生院)建筑面积60.4万平方米,医院诊疗1325.8万人次。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我市运动员在各项次比赛中有2人10次破(超)4项世界纪录,获得1个世界冠军,9个洲际比赛冠军,6个全国冠军,8个全国亚军,36个全省冠军,18个全省亚军。成功地举办了全市第四届运动会,参赛运动员达6000人;举办镇区级运动会30次,参赛运动员30000人次。年末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0.8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9%。
十一、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1997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032元,年人均生活费支出8309元,其中食品支出3681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021元,增长12.33%。职工平均工资10691元,比上年增长2.98%。城乡竣工住宅面积11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4.1%。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2.5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向前推进。全市参加社会保险人数169.9万人,比上年增加9.6万人,增长6%。其中社会养老保险13.1万人,工伤保险140.3万人,失业保险5.8万人,医疗保险8.3万人。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48亿元,增长29.9%。
社会保险待遇总支出1.91亿元,增长31.11%。
1997年,困难救济15242人,增长40.4%;安排四残人员就业306人;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网络乡镇24个,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45个;社会福利救济费740万元,增长1.2倍。
十二、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着,人口继续低速增长。全年出生人口24106人,比上年下降21.5‰;人口出生率16.5‰,比上年下降0.55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83.98%,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死亡人口6448人,人口死亡率4.41‰,比上年下降0.67个千分点。自然增加17658人,自然增长率12.09‰。年末户籍总人口147.12万人,增长12.92‰,其中城镇人口36.97万人,增长22.97‰;农村人口110.15万人,增长9.58‰。外来暂住人口144.68万人,增长9.49‰。全年国内准予登记结婚13886对。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及各业增加值的绝对数和增长 速度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3、1997年各指标的增长速度以《东莞统计年鉴 1997》中的1996年数据为对比基数。
东 莞 市 统 计 局 编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