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365体育是哪个国家的_bet36365首页_beat365老版本关于2003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东莞市365体育是哪个国家的_bet36365首页_beat365老版本 2004年4月29日
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东莞人民在中共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党中央、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工作全局,沉着应对非典疫情、杜鹃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困难和挑战,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面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主要预期目标,主要指标达到近几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加快,增速创近五年新高。初步核算,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947.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增长速度创近五年新高。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进经济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07亿元,下降5.7%;第二产业增加值513.43亿元,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405.03亿元,增长18.8%。企业总体数量增加。至2003年底止,全市注册登记的工商企业和个体户有24.84万户,比上年增加3.28万户。
价格总水平小幅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0.7%,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1.6%。服务项目价格下降2.2%。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1.7%,其中食品价格上升3.5%。
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3.1∶54.2∶42.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0.1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侧重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建设与高科技项目建设,以电脑资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工业的支柱产业。
宏观经济效益改善。财政税收在较高的平台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预算内三级财政总收入(含关税)20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2.9%,若剔除海关税收因素,增长19.9%。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67.45亿元,增长25.3%。外贸进出口顺差38.98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为27.8%,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23.08%。
镇村两级公有资产管理取得新成效。2003年镇、村两级公有资产总额990亿元,比上年净增135亿元,增长15.8%;资产净值682亿元,净增99亿元,增长17.0%;总资产负债率为31.2%,比上年下降0.74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加速发展。我市采取多种鼓励措施,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年末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21.61万户,比上年增长18.6%;注册资金352.56亿元,增长39.3%。全年私营及个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142.87亿元,增长25.1%;2003年私营个体经济缴纳各项税收33.55亿元, 增长32.5%,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不含关税)的18.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城镇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户籍从业人员116.55万人。2003年新登记失业人数8968人,全年失业人员安排就业人数7308人,待业人员就业率为81.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996人,登记失业率为1.7%,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
各项改革有序进行。基本完成全市567户市属企业转制。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莞城、东城、南城和万江四个区62个村已基本完成“村改居”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产权交易进入市场等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公共财政、政府工程管理、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加强政风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投诉受理回复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六项制度,设立市机关效能投诉中心,进一步改善了机关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
经济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能源、交通供需趋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结构性就业压力仍然存在,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人口管理、城市管理、生态环境治理需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我市按照城郊型、生态型、外向型的农业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园艺作物,建立以水果、蔬菜、花卉为支柱产业的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农业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48万亩,比上年调减6.34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5.50万亩,调减5.74万亩;粮食总产量3.05万吨,下降43.2%,其中稻谷产量2.04万吨,下降52.0%。水稻面积虽然调减,但品种得到优化,全市优质谷种植率达96.0%。蔬菜种植结构向名优、新特、精细品种调整,反季节和无公害化生产加强。全年蔬菜面积38.03万亩,比上年减少6.52万亩;蔬菜总产量56.05万吨,下降14.2%。水果总面积19.96万亩,减少4.9%;水果总产量14.64万吨,减少22.7%。全市花卉种植面积2.08万亩,比上年增加0.25万亩。
林业生产向公益性、生态性进一步转变。全年完成迹地更新、低产林改造面积3.1万亩,植树147万株,年末有林地面积93.3万亩,林木蓄积量165万立方米,林木总生长量12.47万立方米,采伐量2.34万立方米,占生长量的18.8%,森林覆盖率为32.2%。
畜牧、渔业生产下降。受产业布局调整的影响,畜牧业生产下降。全年牧业总产值20.35亿元,比上年下降16.2%。全年禽畜总肉量15.46万吨,比上年下降18.1%,其中猪肉13.53万吨,下降18.2%。全年水产品产量7.58万吨,比上年下降8.0%。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0.82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实物量6.99万吨;农药使用量1355吨。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加大。根据2003年度水利统计,完成水利工程241宗,水利修建投入5.17亿元,完成土石方404.93万立方米;加固江堤44.28公里,海堤171.56公里,加固水库29座,增加治涝装机3台共1180千瓦,新建和加固闸窦89座,疏通河道18.5公里,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223.99亿千瓦时,增长16.2%。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9.02亿元,比上年下降8.7%。其中种植业占44.5%,比上年上升2.7个百分点;牧业占41.5%,下降3.8个百分点;渔业占13.7%,上升1.2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11.13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5%。按经济性质分,公有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226.68亿元,增长15.8%;非公有经济2184.45亿元,增长27.8%。在公有经济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产值139.25亿元,增长17.7%;集体工业完成产值87.43亿元,增长12.5%。在非公有经济中,外资型工业完成产值1971.74亿元,增长27.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1.8%。按规模分,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44.93亿元,增长29.1%。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大。2003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5.4%,占36.6%;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增长24.1%,占3.2%;纺织业增长11.3%,占6.2%;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30.9%,占4.3%;塑料制品业增长18.0%,占4.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9.4%,占9.8%;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5%,占5.3%。适销对路的工业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全年生产移动电话机2170.63万部,电话单机4016.35万部,彩色电视机511.33万部,彩色显像管517.36万只,组合音响2420.40万部;敷铜板957万平方米;吸尘器553.83万台,电子元件1934.31亿只,传真机4.14万部,打印机132.53万部,显示器701.94万部,键盘5837.05万个,微型电子计算机108.08万台,微电机17.80亿台,发电量296.41亿千瓦时。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高速发展。积极扶持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基地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电子及通讯产品生产高速增长,已成为工业经济的一大支柱,成为IT产业的大市。以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龙头,大力发展科研、教育、市场中介服务业以及金融、物流、会展、旅游等产业支援服务业,发挥集聚效应,加强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大型骨干软件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光电子企业来我市投资创业。积极引进芯片设计、软件开发、数字技术、精密机械等“高、精、尖”项目,巩固信息产品制造业的支柱地位,增强配套优势,延长产业链条。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近3300家,实现产值1150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出口89亿美元,占全市的31.8%。东莞作为世界重要电脑资讯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工业经济整体效益进一步上升。2003年,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在上年明显好转的基础上,继续呈上升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23.08%。其中,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0.1%;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4%,下降0.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1.6%,上升0.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为27.8%;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54091元/人;全年实现利税总额136.6亿元,增长15.2%,其中利润总额74.8亿元,增长11.5%;按企业个数计算的企业亏损面为25.4%,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3.7亿元,下降1.3%。
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强化有形建筑市场管理,修改《东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加强对交易中心的监管,推行工程招标代理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狠抓工程质量监管,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强化了建筑材料和工程质量检查,开展工程创优活动,评选出36项市优工程,9项初评为省优工程。大力抓好安全文明施工,全面落实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评价制度,开展“双优”工地评选活动。成立清理历史遗留违章建筑办公室,进行历史遗留违章建筑统计,制订处理方案,为清理违章建筑打下了基础。
建筑业取得新进展。建筑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投资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经营市场化的新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全市施工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13.98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实现利税总额4.6亿元,增长34.6%;总产值76.48亿元,增长16.1%。
四、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进一步完善。开展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东部工业总体规划的编制,完成《东莞市“五年见新城”中期回顾和后期工作设想》,组织了黄旗山、同沙、水濂山、大屏障、大岭山五大森林公园的规划。审查各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已有9个镇总体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批,13个镇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其余6个镇完成了规划方案。在完善规划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规划实施的控制力度。
城市建设及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2003年6月下旬,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城市管理强化工程”,标志着东莞城市现代化管理提上重要的日程。2003年是我市城市建设明显提速的一年,以“建城、修路、整山、治水”为重点,掀起了“五年见新城”的建设高潮,迈开了打造“山水嘉园”的崭新步伐。坚持突出路网升级,主攻城市环境,八大系列工程全面启动,38项续建和新建的市属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其中市城建工程管理局负责的工程26项,投资估算100.89亿元。市区主要道路改造全面完成,东江大道、鸿福西路竣工通车,五环路、松山湖快速干线等新建道路正加紧施工。行政文化中心区内行政办事中心、会议大厦、展览馆、图书馆等项目已基本完工,东莞中心广场于2004年春节前正式开放,成为东莞新城的标志和最大亮点。以“一江、两环、三块、四片”为重点,城市环境艺术工程、“穿衣戴帽”工程和城市灯光夜景工程全面推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顺利通过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文明城市验收。市区建设带动了村镇建设,政府投资带动了社会投资,全年镇区财政投资50万元以上的新开工城建项目达364宗,投资估算60多亿元;竣工项目244宗,完成投资18.3亿元,确保了“全市一盘棋、两级同步走”战略的顺利实施。
实施城市交通大调整。莞深高速东城段竣工通车,常虎高速、龙林高速、东部快速路建设加紧施工,6条市域主干公路升级改造,已有107国道西四环段、万江至江南段完工,莞长、莞惠、莞龙、东深等4条也即将动工。调整核心城区公交系统,新建的6个枢纽客运站和38条城巴线路正式投入营运,原有的10个站场全部撤销,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规范客运市场。开展交通运输市场综合整治,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完成了路桥收费站撤并调整方案,拟将25个路桥收费站撤并调整为17个,方案已向省有关部门报批。筹建交通运输管理监控中心,对出租车和公共汽车进行有效监控。加强公路桥梁、公路标线标志等交通基础设施的管理养护,路桥的管理和运营等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
国土管理进一步优化。合理调配建设用地布局和指标。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微调,把好建设用地审批关,优先办理省、市重点工程用地预审,完成市属重点工程建设征地、先期动工及用地报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加强土地市场管理,治理整顿了土地市场秩序,加强土地执法监察,规范土地市场交易管理。土地储备取得新突破,全年新增加储备土地11584亩。加强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采石场关闭和复绿工作。同时,数字化测量工作全面加速,基本完成全市数字化地形测量检查验收工作。
市政管理进一步提升。编制城市供水、燃气、市区排水截污等市政公用设施工程专项规划。加强供水调度和燃气管理,加快新水厂建设,加强对全市燃气储罐安全评估工作。加快市政管理市场化步伐,将主要道路的绿化养护、路面保洁、照明系统维护及其他市政设施维护全面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专业化管理。实施城市管理强化工程,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加大对四类门店搬迁和四项清理工作力度,对临时工棚、“泥头”车和户外广告进行整治,启用“电话追呼系统”治理乱贴乱画,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园区建设掀起高潮。根据全市园区工作会议的精神,我市大力实施“工业进园、企业进区”的发展战略,以“合理布局、集约开发”为原则,推进“政府规划、民营造厂、中介招商、外商投资、集中服务”的发展模式,规划了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工业和虎门港的开发建设,各镇区也大力推进园区建设。松山湖已建成兴园路、新城大道、红棉路、沁园路等14条道路,道路网总长达130公里,总投资15亿元。完成《东莞市虎门港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的审查和修编工作,并通过省的审批。突出东莞食品产业、立沙岛石化工业、坭洲重工业和西大坦仓储物流四大特色产业建设,完善了规划布局。加快了港口建设,经国家交通部批准,2003年9月28日起东莞虎门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并开始产生效益。
五、固定资产投资
新一轮投资全面启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在城市建设的带动下,特别是新城区工程建设的启动,产生了推进投资的积极效应,新一轮投资全面启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9.39亿元,比上年增长66.7%,增幅比上年提高14.0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7.65亿元,增长58.8%;更新改造投资44.58亿元,增长89.8%;房地产开发投资55.12亿元,增长10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11亿元,下降18.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49.04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0.23亿元,增长30.8%。在投资总额中,国有单位投资56.20亿元,增长2.8%;外商投资26.95亿元,增长6.5%。
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投资快速增长。水利和环境保护建设、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高科技产业项目的建设得到加强。在投资总额中,水利建设投资0.50亿元,三废治理投资1.72亿元,电力工程投资9.01亿元,电信投资7.24亿元。从不同行业看,农业投资0.12亿元,制造业投资129.08亿元,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9.99亿元,建筑业投资9.96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1.62亿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7.37亿元,批发和零售业投资6.10亿元,住宿餐饮业投资0.95亿元,金融业投资0.74亿元,房地产业投资57.40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5.66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38.32亿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投资2.33亿元,教育投资3.29亿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行业投资2.74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0.46亿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43.14亿元。2003年新增公路47公里。其中东江大道全长7.4公里,连接新老城区,投资9.9亿元,于2003年5月28日竣工通车;五环过境路全长28.8公里,将于2005年春节前完成;松山湖大道全长16.5公里,已完成路面清表和桩基;虎门港大道全长22公里,于2003年7月动工,建设期为2年。
六、信息化建设
认真组织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全面提升了全市信息化的整体水平。2003年,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为69.9%(按常住人口计算),居于全省的前列,达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的信息化综合指数为60%以上的要求。
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按照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战略目标的要求,结合城市新区建设和道路网管改造,协调各通信运营商共同参与,建设四通八达、技术先进、宽带高速、接入方便、安全可靠的城域光纤传输网、有线和无线高速接入网,实现高速率、交互式多媒体入户接入,形成宽带、高速、开放、互联、与世界信息化同步的网络环境,实现村村通光纤,户户可上网。
电信网络建设已铺设联结全国主要城市的光缆传输网络和城域光缆传输骨干网,光纤皮长5000公里,SDH光纤传输设备速率为10Gb/s,有各种宽带接入端口近26万个,建成宽带通信小区近300个,全市本地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4.92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19.2万门,数据专网通信端口2.4万个,构成覆盖全市方便、快捷、安全的信息传送大通路。年末实有程控电话用户204.3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含充值卡)660.86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76.46万户和248.47万户。数据通信跨上一个新台阶。年末全市数字数据网(DDN)用户3126端口。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10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电信业务收入40.77亿元,移动通信业务收入59.72亿元。
广播电视网络已建成一个主环套四个次环的“双向五环式”拓扑结构光纤主干网,共铺设光纤3166公里(合39188芯公里),开通光节点1209个。接入网共铺设同轴电缆25121公里,有线电视总用户已超过60万户,已与国家广电网联结。除了高质量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以外,还为开展语音传输、数据传输、远程教育、视频点播、电视会议、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电子监控等业务准备了路由基础。
计算机网络建设遍布全市各镇区、各部门的计算机管理及信息网络系统逐步形成,网络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应用发展迅猛,全市互联网用户已达36.66万户,网络出口带宽超过10Gb/s。
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显成效。建成了以市委、市政府为核心,通过光纤和数据专线,横联市直各部门,纵联各镇区的全市机关广域政务资源网络系统,网络覆盖全市32个镇区和70多个市属单位,总数近3000个节点。已有近80个市直单位和镇区相继在互联网上设立主页,通过互联网实现政务公开的普及率达80%以上,做到迅速及时地发布东莞政务和经济信息。2003年4月,在原有的“东莞市政府视窗”和“东莞电子政务服务站”基础上,推出新版的东莞市政府公众网站──“中国东莞”。在全国257个地级市电子政务网站评比中,“中国东莞”网站被评为第八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市政府公众网站向市民提供了包括政务公告、办事指南、表格下载、办证预审、办理查询、咨询、投诉等多项电子政务服务,共提供33类共323项电子政务服务指南及辅助办理功能,并且在政府采购、报税、社保登记等方面实现了在线申报功能。全市所有市直机关单位的网络系统或电脑主机都安装了统一开发的网上办公系统,所有的政务公文和信息都可在网上即时传送。实现了“政府热线”外网接收、内网全程监督处理、群众外网知情的处理模式。全市80%的政府部门建立了本单位内部的局域网络,有超过70%的政府部门采用网络化的公文运转系统进行公文的传递和办理,政府部门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比率达85%以上。在网上服务方面,市税务部门开通了网上办税系统,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已初步建成了社会保险业务计算机管理网络,与全市32个镇区社保机构和80多个约定医疗网点实现实时联网,实现了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建成了土地规划管理系统、地籍登记管理系统、土地交易系统、城市地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实现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化和国土管理业务办公自动化。东莞海关积极推进通关电子化建设,交通管理部门的“电子警察”已在全市多个路口及路段设置了监控点。
信息技术应用得到加强。全市已有2家企业实施CIMS示范工程、5个企业被列入为国家CAD试点企业、2个镇被列为省制造业信息化示范镇;“中国虚拟制造业协作网”和“粤港渝陕网络化制造协作工程”分别被列为省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东莞被批准成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广东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示范城市。全市的电子金融网络已经贯通全市各大商业银行250个办事处的1400多个网点,开展通存通兑、自助银行、自动提款、网上证券交易等现代金融服务业务。市一级和多数镇区都设立了网上招商网站,向社会公众推介招商项目。全市所有的政府采购信息都在政府公众网站上公布,投标单位可以在网上查询采购项目的基本情况,开展竞投标。国际经贸、化工、医药等行业交易平台和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投入使用。各行业广泛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改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电子、家具、鞋业、服装、毛织等产业都建立了专门的行业网站,与国内外客户保持密切联系,进行网上咨询和交易。
七、交通、旅游
交通运输网络更趋完善,综合运输能力增强。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688公里,比上年增加47公里,公路密度109.05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613公里,密度10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104公里,密度4.22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25.56万辆,比上年增加2.56万辆。其中,载货汽车9.7万辆,载客汽车15.52万辆。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2.2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5%。其中公路26.9亿吨公里,增长1.2%;水运15.38亿吨公里,下降0.7%。完成旅客周转量112.7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2%,其中公路112.51亿人公里,增长3.2%。港口货物吞吐量2352万吨,比上年增长46%。虎门港已建成80吨级至3000吨级泊位97个,设计能力1700万吨。
旅游业呈恢复性增长。2003年上半年,受非典影响,旅游业受到很大冲击,非典之后,旅游业务重新启动,逐步走上正轨。年末全市拥有星级酒店75家。其中三星级酒店28家,四星级酒店15家,五星级酒店9家。全年接待过夜旅客人数1086.24万人次。其中外国及港澳台旅客80.21万人次,国内游客1006.03万人次,全市客房平均开房率为65%。全市境内旅游景点观光人数396.43万人次。全市各旅行社共组织40.04万人次外出旅游观光,比上年减少23.36万人次。其中国内游38.14万人次,减少19.96万人次;出国(境)游2.18万人次,减少3.12万人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7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38亿美元,增长16.7%。2003年东莞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八、国内贸易
市场建设日趋完善。商业企业以展示新形象为动力,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加快商业布局和业态调整,市场流通秩序进一步得到治理。至2003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和个体商业户11.38万个,比上年增加2.45万个;餐饮企业1.76万个。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106个;限额以上餐饮企业123个。各类批发、集贸市场576个,比上年增加81个;市场交易面积417.94万平方米,当年增加73.2万平方米。2003年全市商品展销会共核准登记59个,比上年增加2个。
国内市场销售平稳增长,消费层次提高。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到位和效能的释放,新一轮消费升级特征明显,汽车以及与住房相关的商品销售尤为突出,虽然商贸领域一度受SARS影响,但在消费水平提升的条件下,市场快速复苏。超级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电子商务等多种零售业态共同发展,刷卡消费、信用消费逐步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经济105.93亿元,增长13.0%。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292.87亿元,增长15.4%;餐饮业45.07亿元,增长10.1%。大中型商业企业经济效益回升。在批发零售贸易业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66.73亿元。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170.6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商品销售利润5.69亿元,增长13.8%;利润总额2.03亿元,增长121%。
集市贸易成交活跃。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35.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城市集贸成交额5.96亿元,增长11.8%;农村集贸成交额229.49亿元,增长26.7%。
九、对外经济贸易
利用外资再创佳绩。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25.63亿美元,取得历年来最好的成绩,比上年增长19.3%。外商直接投资仍是利用外资的主体,达17.54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4%。外商在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实际投资比重上升。全年新签和增资利用外资协议4544宗,增长19.9%;协议规定外商投资额32.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8%;平均每项协议71.65万美元,比上年增加5.96万美元,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大。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是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全部企业增资项目外商投资额16.58亿美元,增长15.1%,占外商投资总额的50.9%。其中“三资”企业增资项目外商投资额13.20亿美元,增长8.9%。外资来源多样化。其中香港地区12.26亿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4.56亿美元、台湾地区3亿美元、日本1.1亿美元、新加坡0.5亿美元、美国0.6亿美元、韩国0.5亿美元,欧盟0.67亿美元。新签大项目持续增加。2003年全市新签的投资额超500万美元的项目有69宗,比上年增加12宗。至2003年末,全市拥有外资型实际投产企业14080家。
外贸出口在高基数上实现高增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拓展新的出口增长点;改进服务方式,实行并联审批、集中服务日,颁发“办事优先卡”,提高通关效率,做好为出口企业服务。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统计口径)521.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进口额241.04亿美元,增长17.5%;出口额280.02亿美元,增长18.0%。
出口结构进一步调整,出口领域继续拓宽。全市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在出口商品结构上重点抓好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尤其是电脑资讯产品的出口,扩大了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值188.93亿美元,增长23.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7.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5.75亿美元,增长36.0%,占34.2%。从产品类别来看,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出口41.4亿美元,增长47.8%,占14.8%;录、放像机出口13.3亿美元,增长56.7%,占4.7%;有线电话机出口3.90亿美元,增长34.1%,占1.4%。传统产品出口有所减弱。鞋类出口10.98亿美元,增长24.1%,占3.9%;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6.87亿美元,增长1.7%,占6.0%;家具出口10.71亿美元,增长21.1%,占3.8%;纺织制品出口12.61亿美元,增长12.7%,占4.5%;玩具出口11.59亿美元,下降3.8%,占4.1%;塑料制品出口7.75亿美元,增长2.2%,占2.8%。在出口市场结构上,美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是主要出口对象。全年对美国出口值92.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3.1%;对香港出口值76.68亿美元,增长13.5%,所占比重为27.4%;对日本出口值20.93亿美元,增长24.9%,所占比重为7.5%。对新兴出口市场如荷兰、德国、非洲、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的出口增长迅猛,增幅均超过30%。大型企业是外贸出口主力军。2003年全市实际出口最大的300家企业累计出口16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比全市平均增幅高出13.6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比重的59.8%,其中出口超1亿美元的企业有30家,比上年增加9家。
十、金融、证券与保险
各项存、贷款继续增加。全市金融业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贷业务良性发展。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126.78亿元,比年初增长18.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231.06亿元,比年初增长22.9%;企业存款余额637.85亿元,比年初增长10.4%。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206.72亿元,比年初增长29.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91.89亿元,比年初增长20.7%,中长期贷款373.01亿元,比年初增长61.3%,说明企业经营情况好转,贷款的有效需求增长。实现存贷顺差920.05亿元,增长7.4%。全年现金收入555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现金支出5419.35亿元,增长21.5%。
证券市场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营业证券公司7家,开户数28.36万户,比上年增加0.64万户。全年股票总成交额479.70亿元,比上年增长9.4%。保证金余额21.10亿元,比年初下降18.4%。
保险业务领域拓宽。2003年全市有保险公司9家,比上年增加3家。全市保险业务收入22.65亿元,其中保费收入21.15亿元,营业支出17.34亿元,其中赔款支出4.47 亿元。
十一、教育、科学技术
幼儿教育继续发展。全市有幼儿园461所,其中公立、集体办园216所,民办园245所。3-6周岁在园(班)幼儿共10.48万人,入园(班)率为94.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绝大部分镇区基本普及三年学前教育,取消了学前班,实施6周岁入小学。
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小学525所,在校学生38.69万人,增长12.9%;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9.8%。全市共有普通中学90所,在校学生14.97万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11.15万人,增长7.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2.1%;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81万人,增长17.6%。全市有职业中学15所,在校学生1.99万人。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716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8%。
高等教育发展再迈新台阶。2003年东莞理工学院首次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生,招生人数突破3000人,2003年在校学生6884人,增长33.8 %。由东莞市委、市政府拆资10亿元兴建的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新校区部分主体工程落成。2003年10月,该院实现了近1700多名本科生顺利进驻松山湖新校区。同时广东医学院和国际学校也进驻松山湖,这将是东莞高教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壮举,为新一轮的高教发展史开启了新的一页。
成人教育快速发展。至2003年底,全市有5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2所成人中专、32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500多所村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74个职工教育培训基地、483个民办成人教育培训网点,初步形成了市办、镇办、村办和企事业单位办四级培训网络,形成了一个从文化补习、短期技术培训到成人中高等教育的覆盖全市的成人教育体系。全市参加各类培训学习的职工人数6.06万人,比上年增长2.9%,职工教育培训面为68.1%。全市农民参加各类农业知识学习培训的人数达70多万人次。成人高考的报名人数2.65万人,比上年增加4791人;实考人数1.72万人,录取人数1.59万人,比上年增加625人,考生录取率为92.2%。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参考人数6.91万人次。2003年,全市成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2979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7343人。
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我市积极采取措施,扶持民办教育,规范管理,推动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市民办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至2003年,全市批准开办的民办中小学有96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长50%;在校中小学生12.59万人,占全市在校中小学生数的23.5%;批准开办的民办幼儿园245所,比上年增加27所,增长12.4%,在园幼儿4.58万人,占全市在园幼儿的43.7%。
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继续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犯罪率为零。普通高考方面取得了数量与质量的双丰收。省线(第三批A线)以上入围人数4509人,比上年增加750人;创下了我市普通高考入围超万人(10071人)纪录和录取超万人(11638人)纪录;按户籍人口计算,当年升上普通高校的人数(不含中职考生升学人数)比例为万分之58.7(省平均为万分之34.3),连续四年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名列第二;每万户籍人口高等院校在校生351人,比上年增加81人,每万户籍人口普通高校在校生185人,是省平均水平81人的2.3倍。2003年我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为42.8%,提前17年达到并超过国家定2020年达到32%和广东省定40%的目标。在全国和省组织的学科竞赛中,我市学生共有247人次获奖。2003年,我市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市”。
科技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全市有科技活动机构167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2.49万人,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3.73亿元。至2003年末,全市有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其中当年被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50家,是历年来认定数量最多的一年,被国家级认定的1家。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有13家在东莞投资办厂或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如杜邦、雀巢、赫司特、汤姆逊、菲利浦、太古集团、诺基亚、京瓷、美能达、索尼、新日铁、住友等。全世界排名前500位的有43家。至2003年末,全市有高新技术产品644个,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25亿元,增长29.6%,技工贸总收入516亿元。全市有民营科技企业70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60家,民科企业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6家。其中,技工贸总收入超1000万元的有82家,比上年增加47家;超1亿元的有23家,比上年增加8家。民营科技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03年,全市完成2003年度成果推广、星火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各类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共组织申报项目85项,其中重大专项22项;共受理科技进步奖项目50项,经专家评审拟获市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9项,有4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新产品)鉴定40项。
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市科学研究及开发机构82个,科研开发经费支出6178万元,研究课题76个。全年评定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评定市级科技进步奖50项。全年申请专利3865件,授权专利2858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5%和7%。全年签定各类技术贸易合同58项,技术合同金额700万元,技术交易额680万元。
十二、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召开了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出台了文化考核评比方案。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实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把东莞全力打造成文化新城。2003年,全市现有文化事业机构15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26个,博物馆3个,电影放映单位107个,影剧院55个。全市有文化广场141个。全市现有广播电台1座, 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年出版各类图书5.07万册、各种杂志143.86万册,报纸2966.61万份。全年全市共放映电影4.59万场,观众943.2万人次。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有新进展。2003年全市有9个文物保护单位44个文物建筑个体被评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创作了一批高品位的文艺节目,在社会反映强烈。成功举办了“文化高地直播车”,这是我省首次由地方电视台承办的活动,成为东莞电视文化的亮点。举办了“2003东莞首届粤剧黄金周”活动。各种文艺创作喜获丰收,书法、美术、摄影、小品、戏剧等各类文艺创作活动异常活跃,涌现出一批艺术精品,获得了全国、全省的多个奖项。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东莞大剧院、图书馆、展示中心、群众艺术馆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已基本建成。各镇区也在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兴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文化广场遍及城乡。2003年,全市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占地面积271万平方米,文化设施建设面积111万平方米。
群众文艺活动异常活跃。参加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举办的“古风新韵唱小康-——广东省客家山歌擂台演唱会”,在传统山歌唱腔比赛中,夺得了银奖。举办了“广东省首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我市获金奖1名,银奖3名,铜奖4名。粤剧小品《生死签》参加在山东省举行的“首届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获得优秀剧目奖、编剧奖、导演奖;举办了中国首届麒麟舞(东莞·樟木头)大赛,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1个代表队参加了比赛,我市夺得了“三金一银”的好成绩;承办了第九届广东省少儿小提琴演奏比赛,有来自广州、深圳等十多个城市的257名选手参赛。城乡文化艺术活动异常活跃。社区文化、家庭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蓬勃发展。广场文化成为东莞文化的一大特色,开展市“十佳文化广场”评比活动,城乡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至2003年底,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172个,其中医院51个;拥有病床位9820张;卫生技术人员9807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3758人。正在筹建市人民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市中心血站。新组建的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于2003年7月28日正式开通运行,承担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的组织、指挥和调度工作,中心下设60个急救站(目前已开通47个),配备60辆救护车,实行每天24小时接诊。
2003年,卫生系统共有95个科研项目获得省、市科研立项,其中省卫生厅7项、省中医药局3项、市科技局85项。医学科研成果突出,共有21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占全市科研成果获奖项目的42%。建立了新型农(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03.47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总数的88.6%。
至2003年,全市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和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各1间,二级甲等医院13间,一级甲等医院18 间。农村初级卫生已达标,村级卫生站覆盖率为100%。成功地开展了断肢再植、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心脏修补、肾移植等高难手术。
卫生保健水平逐步提高。认真贯彻落实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十五”规划。我市已消灭了丝虫病,基本消灭麻风病、脊髓灰质炎,有效控制了霍乱、登革热、疟疾、伤寒、乙脑、麻疹、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全年没有重大疫情发生。2003年,市财政共拔出398.58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计划免疫以及对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免费向市民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5种95万册,引导广大市民养成健康文明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全市居民及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9%以上;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以上,粪便无害处理率达90%以上。
狠抓非典防治工作,严密防范疫情发生。及时传达中央、省有关会议、文件的指示精神,按照市委的“百事以此为重,百倍信心抗典,百密不能一疏”为方针,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沉着应对,全力以赴抗击非典。非典之初,就成立了三个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机构,及时制定了《东莞市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未雨绸缪,严密防范。方案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指定市人民医院、石龙人民医院、太平人民医院、东华医院为一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确诊病人收治医院。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坚守岗位,积极备战,严密监测,强化监督检查。2003年,全市没有发生一例原发性非典病例,保障了人民生命的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
体育运动设施继续完善。至2003年末,全市有田径场373个、足球场73个、游泳馆25个、体育馆8个、篮球馆33个、篮球场12179个、灯光球场1582个、网球场47个、射击场2个、保龄球馆28个、高尔夫球场7个、水上训练基地2个、 举重馆1个、乒乓球馆198个、羽毛球馆222个。努力创建篮球城市,成功举办了2003年“中国移动杯”东莞市男子篮球锦标赛,在我市群众中又一次掀起了篮球运动高潮。2003年,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67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42.1%;100%的中小学校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活动,全市中小学生适龄达标率为97.2%,小学生适龄达标率为100%。
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全市运动员在省级及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共夺得国际赛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2枚;夺得亚洲赛金牌7枚;全国赛金牌31枚、银牌18枚、铜牌14枚;全省赛金牌82枚,银牌79枚,铜牌70枚。
十三、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加快环保规划工作,编制了《东莞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东莞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东莞市石马河流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划》等5项环保基础工程建设规划。督促各镇区环境规划修编,已有5个镇区规划通过专家评审,10个镇区完成规划评审稿。加大治污工程建设力度,在建污水处理工程9项,其中樟村水质净化厂基本建成。积极筹建市区、横沥、中堂垃圾焚烧发电厂。2003年废水排放量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34亿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84.5%。工业粉尘去除量2.82万吨,去除率为82.4%。工业废物综合利用量198.71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4.1%。
环境得到进一步整治。狠抓面源污染治理,加大力度,集中对“一片三线”面源的重点整治。以“一片三线”(市区片、广深高速沿线、东引运河沿线、东深沿线)为重点整治区域。2003年,全市累计清拆畜禽养殖场3233个,生猪饲养规模35万头,清拆窝棚窝点和露天垃圾场807个,整治内河涌37条,清液疏浚87.1公里,打捞清理河面垃圾72.8公里,堤岸改造和景观绿化39.1公里,重点对138家企业进行了治理(69家企业正在治理、69家通过验收),关闭采石场90个,复绿17.3万平方米,一定程度减轻了水体污染负荷,改善了局部环境景观。
十四、市政公用事业
供水、供电保障有力。全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 425万立方米,全年综合产水能力15.51亿立方米,全年供水量13.07亿立方米,年末全市供水管道总长度3674公里,下水道总长度1643公里。全市有变电站90座,拥有主变台数245台,主变容量2186.3万千伏安,全年总供电量321.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4.4%;总售电量283.54亿千瓦时,增长14.8%。
城镇建成区范围扩大。年末城市和村镇建成区土地面积245.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57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4095公顷,增加1383公顷;园林绿地面积229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429公顷。2003年市区污水排放总量7790.56万吨,市区污水实际处理量5735.41万吨,市区污水处理率为73.6%。
市区新公交系统全新启动。2003年12月23日,市区新公交系统全新启动,东莞市汽车客运中心站等6个综合枢纽客运站及38条城巴线路同时启用开通。原有的汽车总站等10个汽车客运站将同时撤销,原来进入这10个汽车客运站的营运班车(包括镇区公交及长途班车),调整分流到新建的6个综合枢纽站。除城巴、出租车、旅游观光巴士及旅游专线车外,其余的客运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市核心城区(五环路以内150平方公里)运行。年末市内公共汽车营运路数51路,公共汽车营运车辆678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量10995万人次,乘客周转量21.41亿人公里。
十五、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200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34‰,死亡率为4.69‰,自然增长率为5.65‰,比上年下降0.3个千分点。年末户籍人口158.96万人,比上年增加2.77万人。外来暂住人口为440.45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9341元,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598元,比上年增长2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7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4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和6.6%。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446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食品支出4804元,下降0.7%;交通通讯支出2062元,下降52.1%;娱乐文教服务支出2512元,下降5. 6%;居住消费支出2966元,增长1.8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7727元,增长12.9%。其中,食品支出3112元,增长4.8 %;交通通讯支出795元,增长33.2%;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566元,下降12.0%;居住消费支出2362元,增长34.4%。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96台、移动电话224部、摩托车166辆、家用汽车26辆、空调器226台、彩电194台、影碟机94台、录放像机40台、组合音响82部、微波炉86台、洗衣机108台、电冰箱134台、吸尘器10台、摄像机16架、照相机102架、钢琴6架、健身器材24件;自来水独用率为100%,液化石油气独用率为100%。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汽车12辆、摩托车166辆、彩电149台、电脑46台、电冰箱102台、电话机133部、移动电话188部、空调器88台。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1.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8平方米,增加3平方米。每户家庭独用厨房,独用卫生间。
社会保障覆盖全社会。全市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城镇职工、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东莞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生活保障。年末全市参加社会保险人数475.92万人次,其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00.72万人,工伤保险150.07万人,失业保险100万人,医疗保险105. 90万人,生育保险15.81万人。社会保险待遇总支出13.14亿元,比上年增长43.5%,其中,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支出增长22.2%,工伤保险待遇支出增长47.6%,失业保险待遇支出增长98.8%,医疗保险待遇支出增长48.0%,生育保险待遇支出增长8.9%。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到年末,全市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9.65万人。全市有17.48万农村户籍的老人(男60周岁以上,女55周岁以上)获得每月150元以上的基本养老金,全年申领农民养老保险金总额为3.11亿元。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市有社会福利院1个,社会福利院床位80张;全市有敬老院32个,敬老院供养老人1036人;社会福利事业单位3个,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235人;全年救济困难人数18492人次;全年社会福利救济费用7777万元;全年安排“四残”人员就业443人;32个镇区全部建立了社会保障网络,纳入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有7538户18492人,全年发放低保金2492万元;城乡医疗救助支出838万元。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最后统计数据以《东莞统计年鉴-2004》为准。
2.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据为公安数据统计口径。
4.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全市非农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调查范围为东莞市辖区内农户以外各类经济实体,具体包括:①辖区内中央、省、市属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单位;②各镇区办企业;③村及村以下办企业;④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调查范围为:①东莞辖区内中央、省、市属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②莞城、石龙、
虎门3个镇区范围内镇区办及以上企业;③不包括莞城、石龙、虎门3个镇区以外的其它镇区的镇区办及以下办企业;④不包括全市的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以上两个指标的调查范围不同,调查结果不同,请勿误用。
5.阅读本公报时,请注意统计指标的时间、口径和计算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