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东莞人民在中共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两大重要战略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一城三创五争先”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四项工程”,认真开展“四清理”工作,经济社会形势呈现出增长有力、扩张有度、效益向好、发展协调的特点,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2182.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3%。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进经济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54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1232.70亿元,增长20.8%;第三产业增加值927.20亿元,增长17.8%。企业总体数量增加。至2005年底止,全市注册登记的工商企业和个体户有35.33万户,比上年增加7.28万户。 价格总水平温和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4%,其中消费品价格上升3.0%,服务项目价格上升0.4%。在消费品价格中,食品价格上升6.5%。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97%。 经济结构发生新的变化。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0:56.5:42.5。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2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侧重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建设与高科技项目建设,以电脑资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工业的支柱产业。 宏观经济效益趋好。经济增长有效带动财政税收的增加。全年预算内财政总收入(含关税)33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03.97亿元,增长25.8%。从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来看,2005年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顺差74.87亿美元。 镇村集体资产增加。年末镇、村、组三级资产总额1547.27亿元,比上年净增116.77亿元,增长8.2%;资产净值1114.51亿元,净增83.95亿元,增长8.2%;总资产负债率为27.97%。 民营经济加速发展。我市落实培育“两自”企业,放宽投资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一批环保、交通、能源、文化等项目,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年末注册登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2.21万户,比上年增长30.5%;注册资金535.41亿元,增长19.6%。全年私营个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462.69亿元,增长27.6%;2005年私营个体经济缴纳各项税收55.01亿元, 增长21.7%,占全市工商税收总额(不含关税)的18.8%。 城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年末户籍从业人员101.23万人。2005年新登记失业人数5451人,全年失业人员安置就业人数6044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4437人,登记失业率为1.5%。 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市有16个镇区基本完成村组股份制改造,142个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370个经济联社、1657个经济社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分别占两级经济组织的66.4%和68.1%。改革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成立镇区安全生产监督分局,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实时在线财政预算监督系统”,市财政全额供给的市级预算单位全部实现联网。全面清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并完善监管制度,推行税务协管制度。全面实行社会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登记备案,建立投标人投标资格集中审查制度和建设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37项。做好国企改革的后续工作,对10户国有企业实施了改制,有209家企业作关停处置。妥善安置企业职工895人,改制面达95%以上。基本完成第三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审查工作,顺利完成镇区机关公务用车改革。 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获利空间缩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供水、供电、用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资源约束矛盾突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任务艰巨;人口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需进一步加强。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下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1万亩,比上年减少1.91万亩,其中稻谷播种面积3.44万亩,增加0.33万亩;粮食总产量2.0万吨,下降34.2%,其中稻谷产量1.19万吨,下降2.5%。蔬菜种植结构逐步向名、优、新、特、精、细品种调整,反季节和无公害化生产加强。全年蔬菜面积31.55万亩,比上年减少3.49万亩;蔬菜总产量46.02万吨,下降13.5%。水果总面积17.68万亩,减少3.6%;水果总产量15.13万吨,下降13.8%。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05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14家,全年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9亿元,农产品交易额14亿元。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企业20家,比上年增加5家。市级现代化农业园区3个。 畜牧业产值增长、渔业生产下降。因清理养殖业,生猪出栏增多。全年生猪出栏227.38万头,比上年增长37.0%。全年牧业总产值24.25亿元,增长21.3%。全年禽畜总肉量15.14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15.92万吨,增长24.1%。受产业布局调整和近海养殖、海洋捕捞的影响,渔业产值下降。全年渔业产值6.26亿元,下降6.9%;全年水产品产量6.74万吨,下降5.8%。 农业基本建设稳定。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2.93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实物量5.27万吨,农药使用量1090吨。水利基本建设成效进一步加强。2005年度全市冬修水利完成水利工程123宗,投入资金4.7亿元,全市完成土方1217.63万立方米、石方63.69万立方米、混凝土40.97万立方米,加固维修江堤100.38公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3座,疏通河道56.9公里,加固闸窦111座,改善灌溉面积3.83万亩,改善治涝面积3.83万亩。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05亿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种植业占25.5%,下降11.4个百分点;牧业占57.7%,上升12.5个百分点;渔业占14.9%,下降0.3个百分点。 帮扶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和“千干扶千户”活动,参与结对帮扶的单位共为欠发达的镇、村援助资金1275.78万元,有10126名干部参与帮扶活动,为8408户困难户捐赠慰问金679.02万元。市财政安排自然村通路专项资金5815.21万元,帮助262个自然村新建水泥公路92.5公里、桥梁25座,全市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全市为11个欠发达镇发放扶贫贷款4.51亿元,市财政支付贴息8156.83万元。2005年11个欠发达镇共化解集体债务1.41亿元,市财政为欠发达村增拨教育补助经费2056.28万元,有关镇也为欠发达村增加教育补助经费558.61万元。市财政下发了欠发达老区建设专项资金600万元,支持20个镇区33个老区村改善生产生活设施。全市有38个村实现脱贫。全年81个欠发达村经营总收入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经营纯收入7600万元,增长67.5%;总资产33亿元,增长8.9%;资产负债率为45.6%,下降6.6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470.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2.2%。按经济性质分,公有经济工业产值406.63亿元,增长15.5%;非公有经济工业产值4063.40亿元,增长22.9%。在公有经济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产值336.54亿元,增长14.8%;集体工业产值70.09亿元,增长19.5%。在非公有经济中,外资型工业产值3363.30亿元,增长21.6%,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5.2%。按规模分,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42.03亿元,增长24.8%。
工业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在发展中调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2005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1.4%,占29.2%;纺织业增长22.5%,占4.8%;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26.8%,占4.7%;塑料制品业增长7.7%,占4.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5.6%,占11.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35.3%,占9.7%。适销对路的工业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全年生产移动电话机355.45万部(不含诺基亚),电话单机4335.20万部,彩色电视机201.97万部,组合音响2930.83万部;敷铜板1274.89万平方米;吸尘器525.21万台,电子元件3619.63亿只,传真机61.39万部,打印机264.57万部,显示器1360.28万部,键盘8634.52万个,微型电子计算机188.87万台,微电机10.97亿台,发电量377.50亿千瓦时。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稳步发展。积极扶持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基地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电子及通讯产品生产稳步增长,已成为工业经济的一大支柱,成为IT产业的大市。2005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85.3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3%;实现利润39.92亿元,增长6.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32.1%。
工业经济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在上年明显好转的基础上,继续呈上升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19.86。其中,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47%;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29%,上升0.1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9.59%,下降6.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为26.95%。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3340元/人,增长19.47%;全年实现利税总额183.1亿元,增长30.2%,其中利润总额124.35亿元,增长28.6%;亏损企业亏损额27.19亿元,上升5.4%。
建筑业发展稳定。2005年全市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328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76.39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75万平方米,利税总额4.58亿元,利润总额2.68亿元。
四、城市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
城市建设成效显着。2005年是“五年见新城”的冲刺之年,城市新区建设如期实现。图书馆新馆、玉兰大剧院、科学技术博物馆和青少年宫建成并投入使用。路网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城路、常虎高速、东部快速干线建成并通车,市内四条主干公路(莞樟路、莞龙路、莞长路和东深路)的扩建改造工程竣工并恢复通车。城市面貌改观,使东莞城市价值提升。2005年东莞入选国家365体育是哪个国家的_bet36365首页_beat365老版本首届评定的“中国投资(硬)环境”50优城市。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快速增长。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增长趋于理性。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7.24亿元,比上年增长31.3%,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农村单位固定资产投资78.70亿元,增长32.1%;城乡私人建房投资25.90亿元,下降10.2%;城镇集体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92.64亿元,增长34.4%。在城镇集体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08.75亿元,增长45.4%;更新改造投资55.03亿元,增长15.9%。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263.59亿元,增长66.7%,第三产业投资333.63亿元,增长12.4%;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仍居首位,2005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222.01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37.2%,这是与我市现代制造业名城的发展定位和城市特色密切相关的;从投资主体看,国有集体经济投资213.48亿元,增长18.7%;民营经济投资195.90亿元,增长24.4%;港澳台和外商经济投资175.38亿元,增长54.6%。投资重点倾向于能源建设。全年原材料和能源完成投资39.82亿元,增长20.1%。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加。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44.4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19.40亿元,增长40.0%;商品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60.17万平方米,增长38.3%;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321.85万平方米,增长25.9%。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比上年上升11.2%。
五、信息化建设
认真组织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全面提升社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2005年全市信息化综合指数为71.1(按常住人口计算),居于全省的前列,达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的信息化综合指数为60%以上的要求。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市邮电业务收入13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电信业务收入49.77亿元,移动通信业务收入66.92亿元。全市本地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8.92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59.1万门,构成覆盖全市、方便、快捷、安全的信息传送大通道。年末实有程控电话用户(含小灵通)383.9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含充值卡)1016.41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102.56万户和160.32万户。年末全市数字数据网(DDN)用户2170端口,互联网用户52.90万户,比上年增加2.33万户。2005年12月10日成功实现了数字程控电话升8位,跻身国际大城市的行列。
全面推进电子政务的应用。在做好全市OA系统日常维护工作的同时,完成了WEB版OA的升级工作并推广使用,对全市76台OA服务器的配置及应用数据库进行更新,升级了6650位OA用户的个人邮箱和1807个部门邮箱,以及每台服务器16个应用数据库的更新,使网上办公系统的界面和功能更加完善。改版后,东莞市网上行政办公系统同时支持LOTUS客户端和浏览器,在功能上增加手机短信答复会议通知、在个人通讯录中群发短信和邮件等新功能,同时会议管理、公文办理、车辆管理、系统权限管理、用户管理等程序的功能得到完善。做好“中国东莞”网站的改版工作。以“网站群”架构对“中国东莞”网站进行改版和整合全市政府部门网站,基本完成了改版的后台开发、测试和正式发布前准备工作,为中国东莞网站全面升级打好基础。
六、交通、旅游
交通运输网络更趋完善,营运能力增强。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871公里,比上年增加112公里,公路密度116.4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840公里,密度115.2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154公里,密度6.25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40.66万辆,比上年增加8.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2.93万辆,载客汽车26.89万辆。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2.4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3%。其中公路27.25亿吨公里,增长0.1%;水运15.23亿吨公里,增长0.6%。完成旅客周转量118.5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其中公路118.2亿人公里,增长1.6%。港口货物吞吐量2280万吨,下降12.3%。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年末全市拥有星级酒店88家。其中三星级酒店27家,四星级酒店22家,五星级酒店14家。全年接待过夜旅客人数1156万人次。其中外国及港澳台旅客169.31万人次,国内游客987万人次,客房平均开房率为58.9%。全市境内旅游景点观光人数421万人次。全市各旅行社共组织73.48万人次外出旅游观光,比上年增加14.78万人次。其中国内游68.08万人次,增加15.58万人次;出国(境)游5.4万人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90.72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82亿美元,增长20.3%。
七、国内贸易
商业网点建设日趋完善。商业企业以展示新形象为动力,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加快商业布局和业态调整。至2005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和个体商业户19.32万个,比上年增加4.41万个;餐饮企业2.5万个,增加0.61万个。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486个;限额以上餐饮企业194个。各类批发、集贸市场665个,比上年增加55个。2005年全市经工商登记商品展会63场。
国内市场销售稳中趋活,消费层次提高。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到位和效能的释放,新一轮消费升级特征明显,汽车以及与住房相关的商品销售尤为突出。超级市场、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电子商务等多种零售业态共同发展,刷卡消费、信用消费逐步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私营个体经济266.26亿元,增长17.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430.38亿元,增长17.7%;餐饮业69.57亿元,增长14.6%。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824.82亿元,比上年增长22.7%。
在批发零售贸易业中,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1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分类别看,石油及制品类零售54.83亿元,汽车类零售54.68亿元,日用品类零售2.29亿元,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13.29亿元,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4.85亿元,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3.96亿元,建筑装潢材料类零售1.39亿元。
八、对外经济贸易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新口径)14.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7%。协议规定外商投资额(新口径)29.80亿美元,增长8.9%。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吸收外资结构不断优化。按新口径,2005年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72宗,新签项目合同外资金额1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新签项目合同外资金额平均158.6万美元,比上年增加48万美元,增长43.4%。其中新签项目投资总额超1千万美元的有36宗,合同外资金额3.1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10.3%;全市增资项目1138宗,增资金额17.6亿美元,占59.1%;增资项目增资总额超1千万美元的有52宗,合同外资金额8.2亿美元,占27.6%。吸收外资以制造业为主,服务行业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制造业吸收合同外资28.5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95.6%,显示出制造业仍是外资在我市投资的重点。服务业合同外资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4%,占4.4%,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成为吸收外资的亮点。至2005年末,全市拥有外资型实际投产企业15654家。
吸收外资领域不断拓宽。2005年全市来自香港的外资1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4%,占全市合同外资金额的51.3%;来自台湾9.3亿美元,下降13.0%,占31.4%;来自欧盟0.8亿美元,增长145.2%,占2.6%;来自日本1.6亿美元,增长19.8%,占5.6%;来自新加坡0.66亿美元,增长135.7%,占2.2%。2005年先后有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了5个项目,合同外资金额27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6%。
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743.7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6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进口额334.42亿美元,增长14.0%;出口额409.29亿美元,增长16.3%。加工贸易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九成,一般贸易出口继续高速增长。2005年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675.8亿美元,增长14.0%,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90.9%。其中,加工贸易出口391.6亿美元,增长14.0%,加工贸易进口284.2亿美元,增长14.0%。一般贸易出口17.6亿美元,增长106.3%,占出口总值的4.3%。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市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在出口商品结构上重点抓好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尤其是电脑资讯产品的出口,扩大了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机电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稳定增长。全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289.9亿美元,增长16.2%,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70.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9.4亿美元,增长9.9%,占36.5%。此外,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平稳增长。
出口领域继续拓宽。在出口市场结构上,对五大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开拓非洲出口市场增幅较大。2005年美国、香港、欧盟(25国)、日本和台湾依次列我市进出口贸易伙伴的前5位,均实现增长,分别为147亿美元、119.5亿美元、87.8亿美元、83.9亿美元和81.9亿美元,分别增长12.1%、14.6%、20.5%、10.6%和10.0%。在对传统贸易伙伴出口保持增长的同时,我市加快开拓非洲等出口市场的速度,对非洲出口1.7亿美元,增长40.7%,增幅为全市对六大洲出口之首。
外资企业是出口的主体,民营企业出口增长加快。全年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23.5亿美元,增长17.5%,占全市外贸进出口的57.0%。其中出口235.3亿美元,增长20.8%,占出口总值的57.5%,进口188.2亿美元,增长13.7%,占进口总值的56.3%。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总值100.1亿美元,增长18.5%,占全市外贸进出口的13.5%。其中,出口56.2亿美元,增长23.9%,进口43.9亿美元,增长12.2%。
九、金融、证券与保险
各项存、贷款继续增加。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贷业务良性发展。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933.40亿元,比年初增长18.9%。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728.28亿元,比年初增长20.7%;企业存款余额855.86亿元,比年初增长13.4%。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500.52亿元,比年初增长8.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34.19亿元,比年初增长5.8%,中长期贷款余额700.71亿元,比年初增长11.9%。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285.5亿元,比年初增长28.1%;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67亿元,下降27.8%。实现存贷顺差1432.88亿元,增长35.0%。全年现金收入7375.25亿元,比上年增长7.4%;现金支出7178.50亿元,增长6.7%。
证券市场在调整中发展。年末全市有营业证券公司9家,证券交易所21个,开户数30.27万户,比上年减少0.39万户。全年股票总成交额497.75亿元,比上年下降26.4%。保证金余额15.77亿元,比年初增长1.8%。
保险业务领域拓宽。2005年全市有保险公司19家,比上年增加3家,全市保险业从业人员10701人,保费收入36.91亿元,赔款支出6.17亿元。
十、教育、科学技术
幼儿教育健康发展。2005年全市有幼儿园511所,其中公立、集体办幼儿园194所,民办幼儿园317所,省、市一级幼儿园58所。全市在园(班)幼儿11.13万人,3-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为94.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绝大部分镇区基本普及三年学前教育,取消了学前班,实施六周岁入小学。
“普九”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市有小学414所,在校学生48.09万人,比上年增加3.26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本市户籍小学毕业升学率达99.9%;完全中学33所,初级中学4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5所,初中在校学生13.87万人,比上年增加1.25万人,本市户籍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8.4%,辍学率为0.33%,毕业率为99.67%;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学生465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8.2%,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和省的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向前。2005年全市有高中阶段学校63所,其中普通高中(含完中)40所,职业中学16所。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3.06万人,升入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有2.88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79万人,职业高中7011人,普通中专2715人,成人中专53人,技工学校1027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5.2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3.28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4.1%,比上年提高0.8%。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为6:4。每万户籍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均位居全省前列。
成人教育持续发展。2005年全市有4所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32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476个民办教育培训网点,全年培训量达50.40万人次。2005年成人高考报名人数2.24万人,实考2.1万人,录取1.9万人,比上年增加1364人,考生录取率为90.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5.75万人次,报考人数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名列第三。此外,经省考试中心批准,去年首次在我市设立硕士研究生报名点,报名考生628人。
教育科研保持全省领先地位。全市申报广东省2005年教育创新成果奖项目139项,其中获奖31项,占全省获奖的45.6%;在广东省第五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评奖中,我市获奖4项(均为二等奖);在广东省教育学会2005年度学术论文评比中,共有208篇获奖,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66篇。经省教育厅审批立项的课题9项,经市教育局审批立项的课题210项。
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继续得到加强和改进,全市中小学生犯罪率继续保持为零。普通高中考生被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录取1.25万人,比上年增加1705人,增长15.8%,录取率为95%,连续三年名列全省第一。其中被本科院校录取5161人,比上年增加1157人,增长28.9%。被录取考生分布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58所院校。每万户籍人口当年升上普通高校人数(不含中职考生升学人数)为76.97人,升上本科人数为31.88人,以上两项指标均名列全省第三。2005年全市户籍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4.5%,超过广东省定2020年基本实现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的奋斗目标。全市有省教育强镇23个,比上年增加13个,省教育强市初步通过省的验收。
科技综合实力日益增强。2005年全市有科技活动机构195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4.44万人,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8.76亿元。至2005年末,全市有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47家,其中当年被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6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925亿元,技工贸总收入927.72亿元。当年认定市级民营科技企业200家,总数达到1100家,当年认定省级民科企业63家,总数达到296家。全年民营科技企业工业总产值294亿元。国家级火炬项目14项,总投资2.16亿元,全年实现总产值1.60亿元,实现利税1637万元;国家级星火项目3项,总投资700万元,全年实现总产值1340万元,实现利税152万元;省级火炬项目13项,总投资1.32亿元,全年实现总产值5.16亿元,实现利税9648万元。
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水平提高。2005年全市有科学研究及开发机构127个,科研开发经费支出1.84亿元,研究课题167个。全年评定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评定市级科技进步奖75项。全年申请三种专利6694件,授权专利3114件。全年签订各类技术贸易合同50项,技术合同金额4058万元,技术交易额2522万元。
十一、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我市实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文化新城。2005年全市有文化站32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含村级)473个,电影放映单位70个,影剧院31个,文化广场447个,广播电台1座, 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年出版各类图书24.39万册、各种杂志158.91万册,报纸1244.69万印张。青少年宫于2005年9月对外开放,玉兰大剧院于2006年元旦投入使用。2005年是我市博物馆事业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年,年末全市有博物馆16座,其中,新建成8座,另有5座正在建设。东莞图书馆新馆开馆、2005东莞举办首届读书节以及“东莞学习论坛”正式启动,东莞读书学习品牌初步形成。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呈现出“节日有晚会、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天天有舞会”的繁荣局面,创办了“文化周末”、“都市彩虹”、“文化高地直播车”等文化活动品牌。全年全市举办各类文艺晚会512场,专项文艺比赛322场,文艺展览240期,参与人员220万人次;广场舞活动1.3万场次,参与人员1000多万人次;送电影下乡3790场次,图书下乡310次,演出下乡650场次。公益文化活动逐步市场化,推出的90个公益文化活动项目成交78个,金额6200万元。采取公开抽签的方式分配400个网吧的经营权。
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180个,其中医院54个;拥有病床位11972张;卫生技术人员1.6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5981人。抓好慢性病防治和精神卫生工作。全市报告乙、丙两类法定管理传染病25种,发病率为273.76/10万,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在全市开展登记活动性结核病人督导180余次,初治涂阳治愈率为97.8%,复治涂阳治愈率为97.3%。对现有麻风病人进行规则治疗,治疗率达100%。认真做好妇女、儿童保健服务。2005年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53.87%,住院分娩率为99.58%,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为91.81%。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全市无偿献血总人数5.85万人,比上年增长8.4%。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向市民发放各类健康宣传资料1.5万份,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和除“四害”活动,共发动社区、村委会、工厂等3114个,参加活动69.25万人次,清理卫生死角1.06万处,清除蚊蝇孽生地520余处。
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2005年全市运动员在省级及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共夺得国际赛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2枚;夺得亚洲赛金牌4枚;全国赛金牌13枚、银牌16枚、铜牌11枚;全省青少年锦标赛金牌46枚,银牌49枚,铜牌54枚。
十二、资源与环境
2005年全市耕地面积增加291亩,减少4302亩(其中,基建占用耕地4205亩,改果园占用耕地97亩),当年净减少4011亩。
全年雨日天数145天,年降水量1837.6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736.3小时,平均气温22.7摄氏度,相对湿度75%。
全年完成迹地更新、低产林改造面积2.53万亩,植树566万株,年末有林地面积89.2万亩,林木蓄积量175.38万立方米,林木总生长量9.06万立方米,采伐量3.22万立方米,占生长量的35.5%,森林覆盖率为33.12%。2005年全市绿化整改共投入建设资金近2亿元,完成山上造林2.53万亩,补种乔木28万多株、灌木75万多株,新增绿地430多公顷。
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工程18项,总处理规模307.9万吨/日,2005年底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13.2%,市区为72%。开征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费。建成石马河调污工程,确保了东江饮用水源水质。建成垃圾处理工程3项,总处理规模2800吨/日,全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为44.5%,市区达到100%。市区222.5平方公里实现烟尘控制区全覆盖,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全市57所医疗机构中已建立医疗污水处理设施的有49所,占86%。
认真开展“四清理”工作。清理窝棚1.71万间,占地面积308万平方米;清理菜地、果园、山林、鱼塘等农用临时棚屋2.07万间,占地面积190.6万平方米;清理各类养殖场1.58万个,占地面积685.6万平方米;清理垃圾场598个,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清理废品收购站1574个,占地面积89.23万平方米。还耕面积935.79万平方米,还林面积501.22万平方米,绿化美化面积937.46万平方米。
十三、市政公用事业
全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480万立方米,全年综合产水能力17.52亿立方米,全年供水量15.51亿立方米,年末全市供水管道总长度3680公里。全市有变电站105座,拥有主变台数299台,主变容量3178.2万千伏安,全年总供电量415.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5%;总售电量396.59亿千瓦时,增长13.2%。
年末市内公共汽车营运路线46路,公共汽车营运车辆525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量821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4.79亿人公里。
十四、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基本稳定。200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62‰,死亡率为4.60‰,自然增长率为6.02‰,比上年上升0.06个千分点。年末户籍人口165.65万人,比上年增加3.68万人。外来暂住人口584.98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劳动就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450元提高到574元。2005年全市非农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10639元,比上年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253元,比上年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4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和5.9%。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768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食品支出6035元,增长19.7%;交通通讯支出7482元,增长50.4%;娱乐文教服务支出3205元,增长19.9%;居住消费支出1242元。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114台、移动电话294部、摩托车160辆、家用汽车42辆、空调器264台、彩电200台、影碟机126台、录放像机26台、组合音响72套、微波炉82台、洗衣机110台、电冰箱124台、吸尘器20台、摄像机18架、照相机102架、钢琴16架、健身器材26套;自来水独用率为100%,液化石油气独用率为100%。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总建筑面积55.50平方米,人均居住使用面积42.68平方米,每户家庭独用厨房,独用卫生间。
社会保障基本覆盖全社会。全市已建立了覆盖城镇职工、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东莞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生活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人数962.2万人次,其中,参加养老保险182.49万人,工伤保险235.1万人,失业保险177.78万人,医疗保险189.4万人,生育保险19.93万人。社会保险待遇总支出2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其中,养老保险待遇支出增长26.1%,工伤保险待遇支出增长1.1%,失业保险待遇支出增长48.8%,医疗保险待遇支出增长38.0%,生育保险待遇支出增长8.6%。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1.55万人。全市有18.63万农村户籍的老人(男60周岁以上,女55周岁以上)获得每月150元以上的基本养老金,全年申领农民养老保险金总额3.34亿元。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2005年全市有社会福利院3个;敬老院31个,敬老院供养老人1347人。2005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人每月32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每人每月300元。32个镇区全部建立了社会保障网络,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有1911户4885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有6705户17426人。全年困难救济人数23886人次,社会福利救济费用10881万元。安排“四残”人员就业351人,发放低保金3105万元,城乡医疗救助支出596万元。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最后统计数据以《东莞统计年鉴-2006》为准。
2.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据为公安数据统计口径。
4.全市非农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全市非农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调查范围为东莞市辖区内除农户以外各类经济实体,具体包括:①辖区内中央、省、市属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单位;②各镇(区)办企业;③村及村以下办企业;④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调查范围为:①东莞辖区内中央、省、市属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②莞城、石龙、虎门3个镇(区)范围内镇(区)及以上办企业;③不包括莞城、石龙、虎门3个镇(区)以外的其它镇(区)的镇(区)及以下办企业;④不包括全市的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以上两个指标的调查范围不同,调查结果不同,请勿误用。
5.阅读本公报时,请注意统计指标的时间、口径和计算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