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365体育是哪个国家的_bet36365首页_beat365老版本关于2002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3年4月17日,东莞日报2003年4月22日)
2002年,东莞人民在中共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目标、总任务统揽工作全局,打造现代制造业名城,积极推进“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发展,主动应接中国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和挑战,国民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迈上新的台阶,“制造业名城、生态绿城、文化新城”建设向前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内在活力增强。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2.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4%,增长幅度已连续6年保持在18%左右的水平。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进经济增长。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2.51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71.17亿元,增长21.1%;第三产业增加值268.59亿元,增长16.5%。企业总体数量增加。至2002年底止,全市注册登记的工商企业和个体户有21.56万户,比上年增加5.19万户。
价格总水平继续有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1.9%。其中消费价格下降2%,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3%,非食品价格下降2.4%。
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4.8∶55.2∶40.0。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侧重于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建设与高科技项目建设,以电脑资讯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宏观经济效益改善。财政税收在较高的平台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预算内三级财政总收入(含关税)167.88亿元,比上年增长33.5%,若剔除海关税收因素,增长37.3%。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55.29亿元,增长42.9%。外贸进出口顺差32.25亿美元,实现外汇顺差82.86亿美元。
镇村两级公有资产管理取得新成效。2002年镇、村两级公有资产总额843.97亿元,比上年净增67.08亿元,增长8.6%;资产净值575.12亿元,净增61.08亿元,增长11.9%;总资产负债率为31.85%,比上年下降1.98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我市采取多种优惠措施,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全年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5.9万户,比上年增长108.8%,注册资本67.39亿元,增长83.9%。全年私营及个体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101.36亿元,增长37.2%;2002年私营个体经济缴纳各项税收25.32亿元, 增长55.6%,占全市税收总额(不含关税)的16.7%。
城镇劳动就业工作加强。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推动多渠道扩大就业。2001年结转企业下岗职工人数580人,2002年减少下岗职工人数564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为97.2%;2002年城镇劳动力供给人数8028人,全年城镇劳动力安排就业人数5554人,待业人员就业率为69.2%。
各项改革向前推进。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各部门简政放权,推广“窗口式办文”、“一站式办公”,并联审批、对外集中服务日等一系列服务措施。推进政务公开,全市党政机关政务公开面达98%以上,村务公开面达100%。积极治乱减负,取消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7项建设收费标准;三次调低售电价格,各类用户电价平均下降9.7%。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加大,颁发《东莞市行政审批管理办法》和《东莞市行政审批责任及过错追究办法》,2002年精简审批事项387项,减少了48%。市属企业改革迈出新步伐,有518户市属企业完成转制,占应转制企业总数的91%,严把资产评估关,确保公有资产不流失,转制后企业活力增强。
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经济体制深层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物价在低位徘徊,内需自主回升仍有约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不强,影响出口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职工工资和农民收入的增速滞后于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结构性就业压力仍然存在,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人口管理、环境污染治理需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秩序有待进一步整治。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较大幅度调整。针对全国性的粮食生产总量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我市按照城郊型、生态型、外向型的农业发展思路,加快新一轮的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进一步调减粮食面积,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园艺作物,建立以水果、蔬菜、花卉为支柱产业的农业生产体系,使种植业结构更趋市场化,推动农业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82万亩,比上年调减19.03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1.24万亩,调减17.10万亩;粮食总产量5.37万吨,下降58.1%,其中稻谷产量4.25万吨,下降61.3%。水稻面积虽然调减,但品种得到优化,全市优质谷种植率达100%。主要经济作物保持稳定。蔬菜种植结构向名优、新特、精细品种调整,反季节和无公害化生产加强。全年蔬菜面积44.54万亩,比上年减少2.02万亩;蔬菜总产量65.33万吨,下降7.6%。水果总面积20.99万亩,减少23.8%;水果总产量18.93万吨,增长26.1%。全市花卉种植面积1.17万亩。
林业生产向生态性、公益性方向发展。全年完成迹地更新、低产林改造面积3.1万亩,年末有林地面积94万亩,林木积蓄量155万立方米,林木总生长量12.9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1.7%。
畜牧、渔业生产下降。全年牧业总产值24.54亿元,比上年下降1%,全年禽畜总肉量18.88万吨,比上年下降4.9%,其中猪肉16.53万吨,下降1.8%。渔业有所下降。全年水产品产量8.24万吨,比上年下降8%。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6.16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实物量7.66万吨;农药使用量1485吨。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加大。根据2002年度水利统计,完成冬修水利工程406宗,水利修建投入4.33亿元,完成土石方1126万立方米;加固江堤56.24公里,海堤39.6公里,加固水库19座,增加治涝装机27台共5210千瓦,新建和加固闸窦164座,疏通河道156.4公里,改善灌溉面积3.25万亩。农村用电量192.76亿千瓦时,增长30.6%。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3.67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种植业占40.4%,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牧业占45.3%,上升1.4个百分点;渔业占12.5%,下降0.4个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01.6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9%。按经济性质分,公有经济完成工业总产值238.64亿元,增长35.8%;非公有经济1363.03亿元,增长24.4%。在公有经济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完成产值140.61亿元,增长34.8%;集体工业完成产值98.03亿元,增长37.1%。在非公有经济中,外资型工业完成产值1267.24亿元,增长23.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9.1%。按规模分,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52.69亿元,增长34.2%。
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大。积极扶持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基地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电子及通讯产品生产高速增长,已成为工业经济的一大支柱,成为IT产业的大市。2002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工业产值增长41.9%,占37.2%;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增长41.3%,占3.3%;纺织业增长33.7%,占8.4%;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29.8%,占4.3%;塑料制品业增长29.3%,占4.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3.3%,占6.9%;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2%,占8.8%。适销对路的工业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年生产移动电话机1666.6万部,电话单机1818.1万部,彩色电视机226.3万部,彩色显像管440.4万只,组合音响2073.58万部;敷铜板767.4万平方米;吸尘器413.32万台,电子元件510.97亿只,传真机5.1万部,打印机55.8万部,显示器530.23万部,键盘4754.89万个,微电机18.80亿台,发电量279.67亿千瓦时。
工业经济整体效益稳步上升。2002年,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在上年明显好转的基础上,继续呈上升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20.86,比上年上升11.41个点。其中,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8%;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2%,上升0.2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9.97%,上升0.55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为27.2%;按增加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44703元/人;全年实现利税总额103.77亿元,增长31.4%,其中利润总额59.51亿元,增长37.2%;按企业个数计算的企业亏损面为27.89%,比上年下降5.2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1.89亿元,下降10.3%。
建筑业稳步发展。建筑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投资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经营市场化的新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全市施工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1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实现利税总额3.09亿元,增长10.0%;总产值65.84亿元,增长29.9%。施工单位工程个数1628个,施工工程竣工个数873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新一轮投资全面启动,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在城市建设的带动下,特别是新城区工程建设的启动,产生了推进投资的积极效应,新一轮投资全面启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57亿元,比上年增长52.7%,增幅比上年提高30.7个百分点,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1.48亿元,增长80.7%;更新改造投资23.49亿元,增长70.8%;房地产开发投资26.84亿元,增长80.7%。在投资总额中,国有单位投资54.74亿元,增长93.8%;外商投资25.31亿元,增长85.3%。
城市建设、基础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快速增长。水利和环境保护建设、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高科技产业项目的建设得到加强。在投资总额中,水利建设投资0.72亿元,电力投资13.86亿元,三废治理投资2.22亿元,运输邮电业投资14.6亿元。2002年新增一级公路8公里,新增二级公路24公里。2002年,城市新区建设工程完成投资20.86亿元,32个镇区共启动各类城建项目272个,完成投资16亿元。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网络更趋完善,综合运输能力增强。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641公里,比上年增加71公里,公路密度107.14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542公里,密度103.1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99公里,密度4.02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23万辆,比上年增加4.64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1.04万辆,增加2.04万辆;载客汽车11.87万辆,增加2.9万辆。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2.0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6%。其中公路26.59亿吨公里,增长6.3%;水运11.54亿吨公里,下降26%。完成旅客周转量109.1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8%,其中公路109.02亿人公里,增长5.8%。港口货物吞吐量1610.87万吨,比上年增长82.4%。
邮电通信业迅速发展。年末拥有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1.67万门,接入网设备总容量135.27万门,拥有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11.7万门。年末实有程控电话用户127.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含充值卡)412.39万户,分别比上年增加28.97万户和116.03万户。数据通信跨上一个新台阶。年末全市DDN(数字数据)用户端口5540端口,互联网用户39.34万户,净增10.9万户,增长38.3%。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90年不变价)181.68亿元,比上年增长48.3%,日均邮电业务总量达5000万元。
旅游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年末全市拥有三星级及以上的酒店有53家。其中三星级酒店33家,四星级酒店13家,五星级酒店7家。全年接待过夜旅客人数936.57万人次。其中外国及港澳台旅客98.57万人次,国内游客838万人次,全市客房平均开房率为69%。全市境内旅游景点观光人数353万人次。全市各旅行社共组织63.4万人次外出旅游观光,比上年增加15.5万人次。其中国内游58.1万人次,增加14.2万人次;出国(境)游5.3万人次,增加1.3万人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72.5亿元,比上年增长82.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7亿美元,增长176.4%。旅游商品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21.4%。
六、国内贸易
市场建设日趋完善。商业企业以展示新形象为动力,以连锁超市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加快商业布局和业态调整,市场流通秩序进一步得到治理。至2002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和个体商业户8.93万个,比上年增加2.04万个,餐饮业2.54万个,增加1.56万个。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110个;限额以上餐饮企业109个。各类批发、集贸市场495个,比上年增加120个;市场交易面积344.74万平方米,当年增加46.98万平方米。
零售市场稳中见旺。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到位和效能的释放,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增强,商品销售稳步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7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经济93.78亿元,增长19.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38.06亿元,增长16.9%;餐饮业40.93亿元,增长22%;其他45.96亿元,增长3.2%。大中型商业企业经济效益回升。在批发零售贸易业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49.36亿元。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157.8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商品销售利润5亿元,增长7.5%;利润总额0.91亿元,增长166%。
集市贸易成交活跃。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8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其中,城市集贸成交额5.33亿元,增长30%;农村集贸成交额181.2亿元,增长38.4%。
会展经济方兴未艾。2002年,我市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展销活动,全年共审批登记各类商品展览会57个,协议成交总额321.7亿元,参展商11379个,展位35916个,进场参观人数407.73万人次。这些展览贸易洽谈会,规模大、档次高、成交额大。已建成的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和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其规模与档次均可承办大型的国际专业展览活动。我们通过会展经济的形成,提高了莞货的知名度,对启动内需起积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东莞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会展经济成为东莞经济新的亮点。
七、对外经济贸易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拓展新的出口增长点;改进服务方式,实行并联审批、集中服务日,颁发“办事优先卡”,提高通关效率等,做好为出口企业服务。全年进出口总额(海关统计口径)442.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进口额205.11亿美元,增长32.6%;出口额237.36亿美元,增长25.0%。
出口结构进一步调整。全市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与需求,在出口商品结构上重点抓好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尤其是电脑资讯产品的出口,扩大了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值153亿美元,增长31.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4.5%,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8.7亿美元,增长38.8%,占出口总额的28.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出口28.03亿美元,增长51.2%,占出口总额的11.8%。在出口市场结构上,美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是主要出口对象。全年对美国出口值79.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1%,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3.6%;对香港出口值67.57亿美元,增长22.0%,所占比重为28.5%;对日本出口值16.76亿美元,增长18.7%,所占比重为7.1%。对新兴出口市场如荷兰、马来西亚、墨西哥、泰国、匈牙利、智利等国家的出口增长迅猛,增幅均超过45%。
利用外资成绩喜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21.48亿美元,取得历年来最好的成绩,比上年增长18.3%。外商直接投资仍是利用外资的主体,达14.5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7.9%。外商在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实际投资比重上升。全年新签和增资利用外资协议3789宗,下降9.8%;协议规定外商投资额24.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7%,平均每项协议65.69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5.73万美元,说明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大。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产是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全部企业增资项目外商投资额14.40亿美元,增长49.1%,占外商投资总额的57.9%,比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其中“三资”企业增资项目外商投资额12.12亿美元,增长78.7%。外资来源多样化。其中香港9.97亿美元、英属维尔京群岛5.03亿美元、台湾2.06亿美元、日本0.73亿美元、新加坡0.78亿美元、美国0.18亿美元、韩国0.21亿美元,欧盟0.49亿美元。至2002年末,全市拥有外资型实际投产企业14061家。
八、金融、证券与保险
各项存、贷款大幅增长。全市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贷业务良性发展。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790.18亿元,比年初增长22.7%。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001.69亿元,比年初增长25.3%;企业存款余额577.57亿元,比年初增长17.5%。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933.41亿元,比年初增长24.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73.20亿元,比年初增长7.4%,中长期贷款231.29亿元,比年初增长62.1%,说明企业经营情况好转,贷款的有效需求增长。实现存贷顺差856.77亿元,增长21%。信贷资产质量稳定。年末,全市本外币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3.75个百分点。全年现金收入450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现金支出4461.17亿元,增长15.6%。
证券市场交投相对减少。年末全市有营业证券公司7家。全年股票总成交额442.85亿元,比上年下降21.1%。其中买进额234.36亿元,下降18.6%;卖出额208.49亿元,下降23.6%。保证金余额25.43亿元,比年初下降36.6%。
保险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年中国人民保险东莞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东莞分公司、中国平安保险东莞支公司及中国太平洋保险东莞支公司等四家保险公司实现承保总额2655.55亿元,比上年增长44.9%;保费收入17.28亿元,增长22.6%;赔款支出3.96 亿元,增长9.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小学563所,在校学生34.28万人,增长16.0%;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9.8%。全市共有普通中学91所,在校学生13.63万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10.39万人,增长10.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1.1%;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24万人,增长14.8 %。全市有职业中学16所,在校学生1.88万人。全市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708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7.8%。
高等教育发展再迈新台阶。2002年3月东莞理工学院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面向全省招生。2002年在校学生5144人,增长35.3 %。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开始筹建东莞理工学院新校区。与此同时,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生命科学技术与人才培养基地、广东医学院等高等院校相继入园建设新校区,标志着东莞的高等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成人教育快速发展。2002年,全市成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4289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8945人,全市参加培训学习的职工5.89万人,增长0.9%;社会力量办学培训8.21万人,增长63.9%,报名参加成人高考2.17万人,增长58%,被录取人数比上年增长69%。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7.33万人次,其中本市户籍报考3.30万人次,占户籍人口的22‰,大大超过了省定自考人数占总人口3‰的要求。
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我市积极采取措施,扶持民办教育,规范管理,推动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市民办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至2002年,全市批准开办的民办中小学有64所,比上年增加37所,增长137%;在校中小学生7.01万人,占全市在校中小学生数的15.5%;批准开办的民办幼儿园218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长17.3%,在园幼儿4.3万人,占全市在园幼儿的39.7%。
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继续加强,全市中小学生犯罪率为零。全年在全国和省组织的学科竞赛中,共有534人获奖。被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本专科生6873人,增长5.8%,当年升读普通高校的人数占户籍人口的比例为4.47‰,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名列第二。2002年,全市在各类大学就读本专科生共有4.1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3.2%,已达到现代化指标的要求,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
科技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全市有科技活动机构1482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1.65万人,科技活动经费使用总额5.09亿元,增长2.8%。至2002年末,全市有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02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5亿元,增长22.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3%。全市有民营科技企业50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40亿元,资产总额41亿元,增长43.8%,技工贸收入120亿元,增长1.4倍。
科技研发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年申报国家、省、市各项科技计划300多项,评定市级科技进步奖47项;科技成果(新产品)鉴定50项。向省推荐科技进步奖评审项目16项。全年申请专利3100件,授权专利268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6.4%和52.9%。全年鉴定各类技术贸易合同91项,技术交易额730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市现有文化事业机构15个,群众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24个,博物馆3个,电影放映单位162个,其中影剧院81个。全市现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全年出版各类图书17.68万册、各种杂志103.73万册,报纸5230万印张。
大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东莞大剧院、图书馆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已完成规划,在积极筹建。各镇区也在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兴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文化广场遍及城乡。2002年,全市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占地面积238万平方米,文化设施建设面积110万平方米。全市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费用1.82亿元,增长15.0%。城乡文化艺术活动异常活跃,全年共引进约有200个各类型的文艺团队进入我市各镇区剧场演出近2000场(次)。社区文化、家庭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蓬勃发展。广场文化成为东莞文化的一大特色,城乡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全力打造文化新城,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实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把东莞全力打造成文化新城。2002年,与中国歌舞团合办了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东莞歌舞团),创作了一批高品位的文艺节目,在全市各镇区巡回演出,在社会反映强烈。各种文艺创作喜获丰收,书法、美术、摄影、小品、戏剧等各类文艺创作活动异常活跃,涌现出一批艺术精品,获得了全国、全省的多个奖项。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有新进展。2002年东莞南社村古建筑群等9个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924个(含卫生站所),其中医院53个;拥有病床位8641张;卫生技术人员9011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3523人;全年医疗设备建设投入2.22亿元;拥有核磁共振仪、ECT、CT等各类大型医疗设备590台,各类大型医疗设备平均使用率均达90%以上。
各项医疗业务稳步发展。全市门诊诊疗总量2276.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2%;住院治疗人数30.02万人次,治愈人数18.24万人,卫生部门医疗单位实现治愈率为69.1%,好转率为27.8%。传染病、慢性病防治也取得新的成效,全市无霍乱病例发生;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了外来人口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自愿参加无偿献血4.32万人次,100%满足临床用血需要,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
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居民及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9%以上;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8.8%;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以上,粪便无害处理率达90%以上;顺利地通过省卫生城市考核评比,共建成4个国家卫生镇、6个省卫生镇。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已建起文化体育广场24个,综合性大型体育馆8个,还有一大批游泳场、球场、健身室等体育设施,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体育健身的物质保障。全市群众性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全年成功举行了万人迎春长跑活动,举行了富有地方特色、传统气氛、历时一个月的水乡龙舟竞渡活动。全市农村已实现村村有球场,每逢节假日,各镇区、各村的业余篮球赛举办得红红火火,自发性群众体育活动遍及城乡。
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全市运动员在省级及以上各类体育比赛中共夺得国际赛金牌2枚、银牌2枚;夺得亚洲赛金牌4枚,银牌4枚;全国赛金牌35枚、银牌17枚、铜牌6枚;全省赛金牌58枚,银牌54枚,铜牌94枚。
十一、环境保护与市政建设
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的进展,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以治水为重点,大力整治水污染。将东莞运河、寒溪河和东深供水工程流域作为水污染整治的重点区域。在东莞运河市区段筹建樟村水质净化厂,治理运河污染,改善运河水质。市区40万吨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在东江沿线全面清理整治畜禽养殖业污染。全市共关闭或清拆养殖场近140个。大力推进东深四镇(塘厦、凤岗、清溪、樟木头)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排污口整治工程建设。加强对企业油污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对东深沿线72家大量用油单位实施限期治理。对212家企事业单位的生活污水限期达标排放。大力进行大气污染整治。扩大烟尘控制区面积,烟尘控制区由28.4平方公里扩大到237.6平方公里,开展了一系列的大气污染源整治工作,实施烟尘排放管制。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检测。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整治固体废弃物,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置。建立工业污染综合管理体系,对工业污染源实行全过程监管,并筛选了612家重点污染型企业实施重点监管,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污染源监督管理成效显着。通过大力整治环境,有效地抑制了环境污染恶化趋势,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监测结果显示:东江水质保持良好,东深及十大水库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空气质量良好,区域环境噪声较上年有所下降。
城市面貌发生可喜变化。城市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城市新区的展示中心、行政办事中心主体工程即将封顶。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完成了园区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建成了1号主干路。完成了万寿路等14条街道的“穿衣带帽”工程,完成莞樟路、旗峰路等7条道路改造工程和运河西宏远绿化公园、草塘公园等2项绿化景观类工程。东莞城市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市政公用事业设施继续完善。全年市内公共汽车营运路数47路,公共汽车营运车辆613辆,全年公共汽车客运量9642万人次,乘客周转量19.29亿人公里。全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400万立方米,全年有效供水量11.68亿立方米。全市有变电站78座,拥有主变台数212台,主变容量1572.9万千伏安,全年总供电量258.5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4.5%;总售电量246.97亿千瓦时,增长25.6%。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稳步下降。200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35‰,死亡率为4.44‰,自然增长率为5.91‰,比上年下降1.1个千分点。年末户籍人口156.19万人,比上年增加2.30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8424元,比上年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804元,比上年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9元,增长3.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07元,增加541元,增长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157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食品支出4840元,增长5.9%;交通通讯支出4303元,增长1.1%;娱乐文教服务支出2660元,增长43.1%;居住消费支出1059元,略降9.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6842元,下降4.6%。其中,食品支出2969元,增长10.4 %;交通通讯支出597元,增长11.8%;娱乐文教服务支出643元,增长13.4%;居住消费支出1757元,下降29.2%。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102台、移动电话200部、摩托车172辆、家用汽车24辆、空调器204台、彩电192台、影碟机96台、录放像机42台、组合音响76部、微波炉88台、洗衣机112台、电冰箱126台、吸尘器18台、摄像机10台、照相机100架、钢琴8架、健身器材24件;自来水独用率为100%,液化石油气独用率为98%。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汽车9辆、摩托车155辆、彩电136台、电脑31台、电冰箱109台、电话机120部、移动电话125部、家用空调器69台。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1.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5平方米,增加8.5平方米。每户家庭独用厨房,独用卫生间。
社会保障覆盖全社会。全市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城镇职工、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东莞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生活保障。年末全市参加社会保险人数427.75万人次,其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03.19万人,工伤保险136.56万人,失业保险67.91万人,医疗保险105.19万人,生育保险14.90万人,社会保险待遇总支出9.16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其中,养老保险待遇支出增长50.1%,工伤保险待遇支出下降9.3%,失业保险待遇支出增长105.9%,医疗保险待遇支出增长69.0%,生育保险待遇支出增长2.7%。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到年末,全市农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9.42万人。全市有17.05万农村户籍的老人(男60周岁以上,女55周岁以上)获得每月150元以上的基本养老金,全年申领农民养老保险金总额为3.03亿元。。
全市有社会福利院3个,社会福利院床位598张;敬老院供养老人1518人,社会福利单位收养1370人;全年救济困难人数10981人次;全年社会福利救济事业费3068万元;全年安排“四残”人员就业397人;32个镇区全部建立了社会保障网络,纳入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有7538户18492人,全年发放低保金2492万元,并对低保户实行医疗救助。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最后统计数据以《东莞统计年鉴-2003》
为准。
2、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年末人口数据为公安数据。
4、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全市非农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调查范围为东莞市辖区内农户以外各类经济实体,具体包括:①辖区内中央、省、市属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单位;②各镇区办企业;③村及村以下办企业;④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调查范围为:①东莞辖区内中央、省、市属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②莞城、石龙、虎门3个镇区范围内镇区办及以上企业;③不包括莞城、石龙、虎门3个镇区以外的其它镇区的镇区办及以下办企业;④不包括全市的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以上两个指标的调查范围不同,请勿误用。
5、阅读本公报时,请注意统计指标的时间、口径和计算方法等。